《鹧鸪天 其二 与叶桐冈东城醉归口占》

时间: 2025-01-14 14:40:49

窄窄红渠艳袜罗,盈盈一笑满黎涡。

小槽春滴金华酒,纤月风林玉树歌。

香掩冉,影婆娑。

载花归路似东坡。

相逢不尽疏狂兴,其奈星星白发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窄窄红渠艳袜罗,
盈盈一笑满黎涡。
小槽春滴金华酒,
纤月风林玉树歌。
香掩冉,影婆娑。
载花归路似东坡。
相逢不尽疏狂兴,
其奈星星白发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细窄的红色水渠旁,艳丽的袜子在阳光下闪耀,姑娘们盈盈一笑,仿佛整个世界都沉醉在这笑容中。小槽中春天的金华酒滴落,像是月下的风林里,传来了玉树的歌声。芬芳的香气缭绕,影子在轻舞飞扬。回家的路上,仿佛像东坡的归途一样悠然自在。相逢时的兴奋与狂欢是无尽的,但面对年华渐逝,白发渐生,心中不免感到惆怅。

注释:

  • 窄窄红渠:指狭窄的红色水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环境。
  • 艳袜罗:艳丽的袜子,展现出女子的美丽与风情。
  • 盈盈一笑:形容女子的笑容娇美动人。
  • 金华酒:春天的美酒,寓意美好的时光和心情。
  • 纤月风林:细腻的月光洒在风中的树林,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香掩冉,影婆娑:香气缭绕,影子轻轻摇曳,描绘出一种轻盈的感觉。
  • 载花归路似东坡:提到东坡,暗指苏东坡,表达归家的惬意。
  • 疏狂兴:形容欢快而放纵的情绪。
  • 星星白发:意指年华已逝,白发渐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德舜,号石庵,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因其才华横溢,曾任职于明朝廷,但因政治斗争而遭贬,后在文学上有诸多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慎被贬期间,抒发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他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春日的美丽场景,情感上则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诗中“窄窄红渠”和“艳袜罗”的描写,勾画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又通过“相逢不尽疏狂兴”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欢愉,这种欢愉与“星星白发”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全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窄窄红渠艳袜罗:细窄的红色水渠旁,艳丽的袜子展示出春日的活力。
  2. 盈盈一笑满黎涡:女子的笑容如涟漪般扩散,令人陶醉。
  3. 小槽春滴金华酒:小酒槽中春酒滴落,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欢愉。
  4. 纤月风林玉树歌:月光下的风林与玉树,传来动听的歌声,渲染了诗的情境。
  5. 香掩冉,影婆娑:香气缭绕,影子轻盈地摇曳,营造出优雅的氛围。
  6. 载花归路似东坡:回家的路如同苏东坡那般宁静舒适。
  7. 相逢不尽疏狂兴: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似乎无穷无尽。
  8. 其奈星星白发何:面对年华渐逝,白发渐生,感慨不已。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盈盈一笑”比喻女子的笑容如水波般动人。
  • 拟人:香气缭绕,影子轻舞,赋予非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的特征。
  • 对仗:如“香掩冉,影婆娑”,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场景和欢聚的畅快,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珍惜当下的主题。

意象分析:

  • 红渠: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艳袜:代表美丽与青春。
  • 金华酒:象征美好的时光与欢愉。
  • 月光、风林、玉树: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意境。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渠”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时间的流逝
    c) 友谊的珍贵
    d) 自然的美丽

  2. “盈盈一笑”中“盈盈”是形容什么的? a) 美酒
    b) 笑容
    c) 春天
    d) 风林

  3. 诗人提到的“白发”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疲惫
    c) 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d) 美好回忆

答案:

  1. a) 生命的活力
  2. b) 笑容
  3. c) 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作品,展现了豪情壮志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 《月下独酌》: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慎 vs. 苏轼:杨慎的《鹧鸪天》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对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后者则更表现了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