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14 02:53:03

昨夜东风到谢桥。

梦醒愁在与谁消。

惊涛尺鲤书休托,文锦双鸳意自饶。

山隐隐,水迢迢。

所思人比水山遥。

极知云雨无凭准,欲向高唐问暮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陈洵 〔清代〕
昨夜东风到谢桥。梦醒愁在与谁消。
惊涛尺鲤书休托,文锦双鸳意自饶。
山隐隐,水迢迢。所思人比水山遥。
极知云雨无凭准,欲向高唐问暮朝。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东风吹到了谢桥,梦醒时愁绪满怀,不知与谁倾诉。
惊涛骇浪中,尺鲤的书信也无法托付,文锦双鸳的情意自是丰盈。
山隐约可见,水却遥远无边。我思念的人比那水和山更为遥远。
深知云雨之间没有凭据,想去高唐问问那晨昏的变幻。

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着万物复苏。
  • 谢桥:指的是谢家桥,可能是诗人所熟悉的地名。
  • 尺鲤:指的是小鲤鱼,古代常用鱼作为书信的代替,表示托书的意思。
  • 文锦双鸳:文锦指的是华丽的锦缎,双鸳象征着成双成对的爱情。
  • 高唐:古代传说中的地方,与云雨有关,象征着飘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时期。其诗风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索与感慨。

创作背景
《鹧鸪天》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诗人在写作时正值春日,春风带来的生机也唤起了他对往昔情感的追忆。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开篇提到的东风和谢桥,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但随之而来的梦醒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失落。诗人通过“愁在与谁消”的疑问,显露了他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的“惊涛尺鲤书休托”,则通过惊涛与尺鲤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无法寄托情感的无奈。这里的尺鲤不仅是书信的象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却因环境的动荡而失去了可能。文锦双鸳的意象则增添了诗中的浪漫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山隐隐,水迢迢”描绘了远方的山水,象征着思念的遥远与难以触及。最后两句“极知云雨无凭准,欲向高唐问暮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渴望,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

整首词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深邃而细腻,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与爱情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昨夜东风到谢桥:东风吹来,暗示春天的到来,谢桥是个具体的地名,具有生活气息。
    • 梦醒愁在与谁消:从梦中醒来,感到愁苦,不知该向谁倾诉。
    • 惊涛尺鲤书休托:惊涛骇浪中,鱼信无法寄托,象征着情感的无奈。
    • 文锦双鸳意自饶:美好的爱情自有其丰盈,暗示对爱侣的思念。
    • 山隐隐,水迢迢:描绘遥远的山水,表达思念的距离。
    • 所思人比水山遥:思念的人比远方的水山还要遥远,情感更为深厚。
    • 极知云雨无凭准:深知云雨间无凭据,表达人生的无常。
    • 欲向高唐问暮朝:想去高唐问询晨昏的变化,暗示对未来情感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惊涛尺鲤”,用自然现象比拟情感的波动。
    • 拟人:情感如云雨,赋予自然以情感化的特征。
    • 对仗:如“山隐隐,水迢迢”,展现了汉诗的工整美。
  •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蕴含了孤独与渴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与希望。
  • 尺鲤:象征书信与情感的寄托。
  • 文锦双鸳:象征美好爱情的向往。
  • 山、水:象征思念的遥远与深邃。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自然景观的美感,也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昨夜东风到谢桥”中的“东风”主要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到来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日的炎热
      答案:B
  2. “山隐隐,水迢迢”中,山和水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艰辛
    • B. 思念的遥远
    • C. 友情的深厚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文锦双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友情
    • B. 爱情
    • C. 家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晏殊的《浣溪沙》

诗词对比

  • 陈洵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陈洵的词则融合了对自然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更为广阔的情感视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