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争棋
方岳 〔宋代〕
江南底处无杨柳,海内何人解诗酒。
春蓑雨湿蕙烟寒,閒却鸥沙钓竿竹。
塞云漠漠方笞兵,油幢安用白面生。
东山屐齿藓花绿,鹤唳风声到棋局。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的偏远地方,没有杨柳的影子,世上又有谁能理解诗酒的情趣?春天里,蓑衣被雨淋湿,蕙草在寒风中摇曳,闲暇时光里,我在鸥沙滩上垂钓,竹竿轻摇。边塞的云雾茫茫,士兵们正在接受严厉的鞭策,油灯下的白面饼又有什么用呢?东山的木屐在青苔花丛中留下印记,鹤的鸣叫声随风传入棋局之中。
注释:
- 杨柳:指柳树,常用于描绘江南的美景。
- 诗酒:指诗歌和酒,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春蓑:春天的蓑衣,指渔人或农人用来遮雨的衣物。
- 鸥沙:指海鸥聚集的沙滩。
- 钓竿竹:竹制的钓竿,体现渔人的生活方式。
- 塞云:边塞的云雾,象征战乱与孤独。
- 白面生:白面饼,指一种食物,表达对边塞生活的无奈。
- 东山:指东山,常用来象征隐士的生活。
- 鹤唳:鹤的叫声,象征清幽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诗歌的清丽脱俗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诗风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反映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争棋》写于宋代,正值士人对于文艺和闲适生活的向往。此时的社会背景复杂,战乱与和平交替,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争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开头两句,诗人感叹江南的孤寂与诗酒的无奈,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自然与闲适的生活,展现了在春雨中垂钓的悠闲景象。诗中塞云与士兵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感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结尾处,鹤的鸣叫声传入棋局,意象的交融使得整个诗篇更显生动,诗人似乎在棋局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与宁静,暗示着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底处无杨柳:描绘了江南偏远的孤寂,缺乏生机的环境。
- 海内何人解诗酒: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渴望,感叹无人理解。
- 春蓑雨湿蕙烟寒:生动描绘春雨中的情景,蕙草象征美好而又脆弱的事物。
- 閒却鸥沙钓竿竹: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
- 塞云漠漠方笞兵:描绘了边塞的萧瑟与战士的艰辛。
- 油幢安用白面生:感叹在战乱中,物质的匮乏与生活的无奈。
- 东山屐齿藓花绿:强调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 鹤唳风声到棋局:将自然与棋局相连,暗示着人生的哲理与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如“鹤唳”象征自由与超脱。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节奏感。
- 拟人:自然景象如“鹤唳”赋予情感,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事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着江南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蕙烟:象征着诗人的情感细腻与内心的柔软。
- 钓竿:象征着闲适的生活态度。
- 塞云:象征着战争的阴霾与人们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南底处无杨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美好
B. 孤寂
C. 和平 -
“春蓑雨湿蕙烟寒”中的“春蓑”指的是什么? A. 蓑衣
B. 春天
C. 雨水 -
诗中提到的“鹤唳风声”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争
B. 自由与超脱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可以将《争棋》和王之涣的《登高》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后者则强调壮丽的山河与人生的孤独感。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