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唐代〕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白话文翻译:
在白下驿站与穷困的朋友告别,我在昌亭度过了漂泊的岁月。 真正的相知何必早早相遇,只要心意相通就已足够。 浦边的楼阁在晚霞中显得低矮,通往故乡的路被风烟隔断。 离去时该如何道别,长安就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注释:
- 下驿:指白下驿站,古代的交通要道和驿站。
- 穷交:指贫困的朋友。
- 昌亭:地名,诗人曾在此居住。
- 旅食年:指在外漂泊、寄人篱下的岁月。
- 怀抱:指心意、情感。
- 浦楼:指水边的楼阁。
- 晚照:指傍晚的阳光。
- 乡路:通往故乡的路。
- 风烟:指远处的雾气和烟尘。
- 去去:离去。
- 长安:唐朝的都城,这里代指朝廷或京城。
- 日边:指太阳升起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勃在白下驿站为即将前往长安的唐少府送行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一句,道出了真正的友情不在于相识的早晚,而在于心灵的契合。后两句“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则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勃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白下驿站与贫困的朋友告别的情景,以及在昌亭度过的漂泊岁月。
-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 诗人认为真正的相知不在于相识的早晚,而在于心灵的契合和情感的共鸣。
-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 诗人通过浦边楼阁在晚霞中的低矮景象,以及通往故乡的路被风烟隔断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 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长安的祝愿,长安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长安在日边”比喻长安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
- 对仗:“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中的“低”与“隔”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真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浦楼:水边的楼阁,象征着漂泊和离别。
- 晚照:傍晚的阳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乡路:通往故乡的路,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 长安:唐朝的都城,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下驿”指的是什么? A. 白下驿站 B. 昌亭 C. 长安 D. 乡路
-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相识的早晚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契合 B. 相识的早晚很重要,但心灵的契合更重要 C. 相识的早晚和心灵的契合都不重要 D. 相识的早晚和心灵的契合都很重要
-
诗中的“长安在日边”比喻了什么? A. 长安是黑暗的地方 B. 长安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 C. 长安是遥远的地方 D. 长安是危险的地方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展现了王勃诗歌的深情厚谊。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王勃的诗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王勃的全部诗作,是研究王勃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
- 《王勃诗选》:精选了王勃的代表作,是研究王勃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