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丹墀上飒沓,玉殿下趋锵。
逆转珠佩响,先表绣袿香。
裾开临舞席,袖拂绕歌堂。
所叹忘怀妾,见委入罗床。
白话文翻译:
在红色的阶梯上,脚步声轻快地响起;
在华丽的殿堂里,走动的声音清脆响亮。
珠饰的碰撞声发出悦耳的响声,
香气在华丽的衣袂中四散弥漫。
裙摆轻轻掀起,走向舞席,
衣袖轻拂着歌唱的殿堂。
我感叹忘却了心爱的妾,
只见她无力地躺入罗床。
注释:
- 丹墀:指红色的台阶,象征着高贵的地位。
- 飒沓:形容脚步声轻快而迅速。
- 玉殿:华丽的殿堂,通常用来指代皇宫。
- 逆转:指转身或逆向行走。
- 珠佩:佩戴的珠宝,发出声音。
- 袿香:指绣制的衣物散发的香气。
- 裾:裙摆的意思。
- 歌堂:指歌唱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山,号孟氏,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出生于南朝宋的名门望族。他以诗歌、文赋见长,尤其在词赋和骈文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而典雅。
创作背景:
《十咏二首 其二 脚下履》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士族与权臣争权夺利的社会背景下,沈约通过描写华丽的场景,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华丽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一个高贵女子在华美殿堂中舞动的身影。诗的开头用“丹墀上飒沓,玉殿下趋锵”构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读者仿佛能听到那轻快而清脆的脚步声,感受到一种动感与高贵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逆转珠佩响,先表绣袿香”将声音与香气结合,创造出一种感官的交融,仿佛在引领读者走入一个华丽的宴会之中。
而“裾开临舞席,袖拂绕歌堂”更是将女子的舞姿和歌声融为一体,体现出一幅生动的舞蹈场景,令人感受到那份优雅与灵动。然而,在这美好的一切中,诗人却发出了“所叹忘怀妾”的感慨,暗示了对爱情的失落与遗憾。最后“见委入罗床”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心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高贵女子在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无奈,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华美的画卷,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墀上飒沓:描绘红色台阶上的脚步声,暗示高贵的身份。
- 玉殿下趋锵:在华美的殿堂中走动的声音,进一步渲染氛围。
- 逆转珠佩响:珠宝碰撞声,表现出华丽与珍贵。
- 先表绣袿香:香气随衣物散发,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感官体验。
- 裾开临舞席:裙摆轻扬,暗示女子的舞动。
- 袖拂绕歌堂:衣袖轻拂,展现舞蹈的优雅。
- 所叹忘怀妾:感叹对妾的遗忘,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 见委入罗床:妾的委屈与无奈,进一步加深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丹墀”与“玉殿”形象描绘高贵的环境。
- 拟人:借助声响与香气拟人化,增强感官效果。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华丽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失落的悲叹。它揭示了在繁华背后的孤独与凄凉,激发读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墀:象征高贵与权力。
- 珠佩:代表美丽与富贵。
- 舞席: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 罗床:象征情感的归宿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丹墀”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台阶
- B. 玉石的殿堂
- C. 舞台
- D. 帐篷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袖拂绕____”中的“歌堂”指的是什么?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欢喜与满足。 (对/错)
答案:
- A
- 歌堂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丽人行》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十咏二首 其二 脚下履》同样描绘美丽的场景,但李白更注重自然风光与人的情感交融。
- 《丽人行》:与沈约的作品在描写女子之美与复杂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关切。
参考资料:
- 《南北朝文学研究》
- 《沈约诗文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