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白话文翻译:
在石壁上弹琴的仙人,时而翻动身姿。
他手握白鸾的尾羽,夜晚轻轻拂去南山上的云朵。
鹿在寒冷的涧水边饮水,鱼在清澈的海滨归来。
那时的汉武帝,正书写着桃花盛开的春天。
注释:
- 弹琴:指弹奏古琴,象征高雅的艺术和修养。
- 仙人:指道教传说中的仙人,通常代表超凡脱俗的存在。
- 白鸾尾:白鸾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尾羽象征美好与灵动。
- 南山云:南山指代南方的山,云则是自然的景象,表现了夜晚的宁静。
- 鹿饮寒涧:描绘了自然中鹿的优雅与宁静,涧水清冷。
- 鱼归清海滨:鱼回到清澈的海边,象征着归宿与宁静。
- 汉武帝:汉代的皇帝,以其文化成就和对文人的重视而著称。
- 桃花春: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瑰丽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神仙、自然等题材,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仙人》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文化繁荣,文人群体活跃。李贺在此诗中,以仙人为主角,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仙人》一诗,李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仙人形象。开篇“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山水之中。仙人弹琴,象征着他不受世俗羁绊的自在与洒脱,给人一种超然的美感。接下来的“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李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仙人轻盈的姿态,仿佛在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和谐的境界。
在自然描写上,李贺用“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美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鹿与鱼的形象,象征着自由与归宿,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引入历史人物,给整首诗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汉武帝作为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皇帝,常与文化、繁荣联系在一起,而“桃花春”则是对美好生活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李贺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浓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弹琴石壁上:在石壁上弹奏古琴,营造出一种宁静、幽远的氛围。
- 翻翻一仙人:仙人轻轻翻动身姿,体现出他的灵动与洒脱。
- 手持白鸾尾:描绘仙人手握白鸾的尾羽,象征其神秘与优雅。
- 夜扫南山云:夜晚轻拂南山上的云,表现出仙人与自然的和谐。
- 鹿饮寒涧下:鹿在寒冷的涧水边饮水,展现出自然的静谧。
- 鱼归清海滨:鱼归来清澈的海滨,象征着归宿与安宁。
- 当时汉武帝:引入历史人物,增加了诗的厚重感。
- 书报桃花春:汉武帝书写桃花春,象征着繁荣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人与自然结合,表现出一种理想的境界。
- 拟人:仙人在夜晚轻扫云朵,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文学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仙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仙人:象征着超脱与理想,代表着自由与非凡的存在。
- 白鸾:象征着优雅与灵动,代表着美好的理想。
- 鹿:象征自然中的和谐美好,表现宁静的生活。
- 鱼:象征归属与宁静,表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 桃花:象征春天的繁荣与美好,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贺的《仙人》描绘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汉武帝
- B. 曹操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中“鹿饮寒涧下”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热闹
- B. 宁静
- C. 悲伤
- D. 喜庆
-
诗中提到的“白鸾”象征什么?
- A. 速度
- B. 美好与灵动
- C. 力量
- D. 智慧
答案:
- A. 汉武帝
- B. 宁静
- B. 美好与灵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贺的《仙人》更侧重于仙人形象与自然的融合,而王维则以山水为背景,表现宁静的生活境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