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上巳》
时间: 2025-01-01 18:07: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御街行 上巳
作者:王夫之 〔明代〕
迷烟迷雨教春困。不道是清明近。轻寒曾忍柳风狂,只待东君花信。红药芽娇,山丹胎小,依旧无凭准。兰亭今昔何须问。消不尽新亭恨。强将客泪付流觞,逝水难酬春怨。莺莺燕燕,花花草草,目送韶光褪。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迷雾和细雨使人昏沉,谁曾想到清明节已临近。轻寒的气息中,柳枝摇曳,春风呼啸,只待春天的使者传来花信。红色的药草嫩芽娇美,山丹花的花蕾虽小,却依然没有可以依靠的信号。兰亭的今昔何必去问,过去的新亭之恨依旧挥之不去。强忍客泪,化作流觞,流逝的水难以回报春天的怨恨。莺燕飞舞,花草繁盛,只能目送年华渐渐褪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迷烟迷雨:形容春天的烟雾和细雨,令人困倦。
- 东君:春天的君主,指春天的神灵。
- 红药芽:指红色的药草嫩芽。
- 山丹胎小:山丹花的花蕾,形容其娇小。
- 流觞:古代饮酒时的杯子,流觞即流动的杯子。
典故解析: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新亭:指新亭的酒宴,也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诗人和教育家。他的诗歌继承了唐宋的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思想内涵,尤其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上表现突出。
创作背景:
《御街行 上巳》作于明末,正值王夫之生活的动荡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局势使他感到忧愁。这首诗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伤。
诗歌鉴赏:
王夫之的《御街行 上巳》展示了春天的迷离和人们内心的惆怅。诗中“迷烟迷雨教春困”一句,开篇便描绘了一幅沉浸在春雨中的图景,传达出一种春日的困顿感。接着,诗人通过对东君的期待,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命力的渴望。
“红药芽娇,山丹胎小”,在描绘春天万物复苏的同时,也透出一种无奈,似乎这些美好的事物并不能给予他想要的慰藉。接下来的“兰亭今昔何须问”,则通过典故体现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又暗示着现实的无情。
“消不尽新亭恨”,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无尽惋惜。最后,诗的结尾“目送韶光褪”以一种淡淡的伤感结束,似乎在告诫我们,时间如流水,无法挽回,唯有在回忆中追寻那些曾经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王夫之对春天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迷烟迷雨教春困:春天的烟雾和细雨使人感到困倦和迷惘。
- 不道是清明近:却不知道清明节即将到来。
- 轻寒曾忍柳风狂:轻微的寒意中忍受着狂风吹拂的柳树。
- 只待东君花信:只等待春天的使者来传递花开的消息。
- 红药芽娇,山丹胎小:红色的药草嫩芽娇美,山丹花的花蕾虽小。
- 依旧无凭准:依然没有确实的信号。
- 兰亭今昔何须问:兰亭的过去与现在何必去询问。
- 消不尽新亭恨:对新亭的惋惜无法消除。
- 强将客泪付流觞:强忍着客人的泪水化作流动的酒杯。
- 逝水难酬春怨:流逝的水无法偿还春天的怨恨。
- 莺莺燕燕,花花草草:莺燕飞舞,花草繁盛。
- 目送韶光褪:只好目送美好的时光渐渐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春风和东君被拟人化,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迷烟迷雨:象征着春天的朦胧和不确定性。
- 东君: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红药芽:象征着新生与美好。
- 兰亭:象征着美好回忆和历史的沉淀。
- 流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迷烟迷雨教春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困惑与疲惫
- C. 激动
- D. 愤怒
-
“东君”指的是哪一位神祇?
- A. 夏天的神
- B. 冬天的神
- C. 春天的神
- D. 秋天的神
-
诗中提到的“兰亭”代表了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美好回忆
- C. 自然风光
- D. 未来的期望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李白
-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诗词对比:
对比王夫之的《御街行 上巳》和李白的《春望》,两者都描绘春天的美景,但王夫之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尤其是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词选》
- 《王夫之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书目提供了更深入的诗词分析和背景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夫之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