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身萍梗随邮转。恨归路如天远。近来魂梦也疏人,不似旧时常见。剩衾馀枕,冷清清地,空恁闲一半。
白话文翻译:
我如同漂浮的萍梗,随邮局的车马而转动。心中恨意,归家的路途却似天涯远。最近魂梦也变得稀疏,仿佛不再像从前那样常常见到你。剩下的被褥和枕头,冷清清地,空荡荡地闲置着一半。
注释:
- 萍梗:指的是浮萍的茎,象征漂泊无依的状态。
- 邮转:邮递的车马,喻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变迁。
- 魂梦:指梦中的情景与思念,表达对人的思念。
- 余枕:指的是剩下的枕头,意指孤独和失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恨归路如天远”可以理解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天涯海角的距离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洛阳女,宋代女诗人,生于洛阳,因其作品多描写离愁别恨,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世的喜爱。她的诗歌往往表现女性对爱情和生活的深切思考。
创作背景:
《御街行》是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归乡无尽渴望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对家庭和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御街行》以“萍梗”开篇,生动地描绘了作者漂泊无依的状态,流露出一种对自由与归属的深切渴望。随着诗句的深入,逐渐显露出对故人深深的思念。诗中“恨归路如天远”不仅表达了对距离的感慨,更揭示了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随着“魂梦也疏人”的描写,作者的思念被时间逐渐稀释,情感的密度也随之减弱,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最后两句“剩衾馀枕,冷清清地,空恁闲一半”则以细腻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感,空荡荡的床铺成为思念的象征,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对爱情、生活的深刻思考,亦是对生命中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身萍梗随邮转:描绘自己如同漂浮的萍梗,随意漂泊,暗示生活的无常。
- 恨归路如天远:表达对归家路途遥远的无奈,恨意深重。
- 近来魂梦也疏人:近期梦中对人的思念渐渐淡薄,反映内心的失落。
- 不似旧时常见:对比过去的频繁相见,突显当下的孤独。
- 剩衾馀枕,冷清清地:生活中的细节描写,突显寂寞的环境。
- 空恁闲一半:强调生活的空虚和无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萍梗,形象生动地体现漂泊的感受。
- 对仗:如“剩衾馀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魂梦”来赋予梦境情感,增加诗歌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思念与孤独的主题,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怀念与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女性在离别与思念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萍梗:象征漂泊和无依无靠。
- 邮转: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冷清:传达孤独感与内心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的甜蜜
- B. 离愁别恨
- C. 自然风光
- “剩衾馀枕”中“衾”指的是什么?
- A. 被子
- B. 枕头
- C. 床
- 诗中提到的“恨归路如天远”说明了什么?
- A. 归家的希望
- B. 归家的无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秦观《鹊桥仙》
诗词对比: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思念之情,但李清照的诗更显甜美与渴望,而洛阳女的《御街行》则更显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体现了各自的风格特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