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近馀雪应诏诗》

时间: 2025-01-09 00:03:37

送寒开小苑,迎春入上林。

丝条变柳色,香气动兰心。

待花将对酒,留雪拟弹琴。

陪游愧并作,空见奉恩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寒开小苑,迎春入上林。
丝条变柳色,香气动兰心。
待花将对酒,留雪拟弹琴。
陪游愧并作,空见奉恩深。

白话文翻译:

我在小园里送走寒冷,迎来了春天走进上林公园。
柳树的新芽已经变成了绿色,花香让兰花的心都动了。
等到花开了,准备对酒欢庆,留着雪花打算弹琴。
陪伴游玩的人实在感到惭愧,空有心意却无法报答深情的恩惠。

注释:

  • :指寒冷的天气。
  • 小苑:小花园,指生长花草树木的地方。
  • 上林:指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春天的代表。
  • 丝条:形容柳树的嫩枝,细长柔软。
  • 兰心:兰花的心,意指兰花的香气。
  • 对酒:指与友人一起饮酒。
  • 留雪:留下雪,可能指雪后仍在场景中。
  • 弹琴:指演奏乐器,这里可能暗指雅致的生活情趣。
  • 奉恩深:对友人的恩情深厚,感到愧疚。

典故解析:

  • 上林苑:上林苑是汉代的皇家园林,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繁华。
  • 兰心:兰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表达出一种清雅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81年),字子山,号元谦,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绝美的诗词和散文闻名。庾信的诗风清新、婉约,注重抒情与意象的结合。

创作背景:

《咏春近馀雪应诏诗》是庾信应邀作的一首咏春诗,表达了春天来临时的生机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感激与愧疚之情。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但庾信的诗歌却能传递出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与作者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送寒开小苑,迎春入上林”,描绘了寒冬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气息。接下来的“丝条变柳色,香气动兰心”,运用细腻的意象表现春天的生机,柳树的嫩芽与兰花的香气相互交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而后两句“待花将对酒,留雪拟弹琴”则转向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期待着与友人对酒畅饮,享受春日的美好,伴着花香,似乎带着一点点惆怅。在与友人游玩时,感到自己无法回报他们的深情厚谊,流露出一丝愧疚,让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刻。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反映出人际关系中的感激与愧疚,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感基调。通过细腻的描绘,庾信将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对春天深刻而细腻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送寒开小苑:在寒冷的天气里,小园子里逐渐迎来了春天的气息。
  • 迎春入上林:春天走进了上林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丝条变柳色:柳树的新芽如丝条般柔软而绿。
  • 香气动兰心:兰花的香气触动了内心,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待花将对酒:等待花开,准备与友人一起喝酒。
  • 留雪拟弹琴:留着雪景,想要在此时弹琴。
  • 陪游愧并作:陪伴游玩的人感到愧疚,无法回报朋友的恩情。
  • 空见奉恩深:心中充满了感激,却无以回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送走寒冷。
  • 拟人:香气动兰心,赋予兰花以感情。
  • 对仗:如“送寒开小苑,迎春入上林”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春天的到来带来的欣喜与期待,同时流露出对友人深切的感激与愧疚,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与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冬天的冷清与孤寂。
  • :象征着生机、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象征着柔软、生命力与春天的气息。
  • :象征着高洁与芬芳,代表着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上林”指的是:
    A. 一个城市
    B. 古代皇家园林
    C. 一位诗人
    D. 一种植物

  2. “香气动兰心”中的“兰心”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兰花的香气
    C. 兰花的内心
    D. 一种情感

  3.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
    A. 感激与愧疚
    B. 忘却与冷漠
    C. 争吵与不和
    D. 高兴与赞美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情感,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风格。
  • 杜甫《春望》:反映了战争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国家的忧虑,风格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庾信诗文集解》
  • 《南北朝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