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夜来听雪晓来看》

时间: 2024-12-29 20:38:36

夜来听雪晓来看。

惊失却尘寰。

摇撼琼林玉树,心疑身是仙官。

乘风缥缈,凌空径去,不怕高寒。

却被孤鸿相劝,何如且在人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夜来听雪晓来看
作者:朱敦儒 〔宋代〕

夜来听雪晓来看。
惊失却尘寰。
摇撼琼林玉树,
心疑身是仙官。
乘风缥缈,
凌空径去,
不怕高寒。
却被孤鸿相劝,
何如且在人间。

白话文翻译:

昨夜听着雪声,今晨一看,
惊得我失去了尘世的感觉。
摇曳着白雪覆盖的林木和玉树,
我心中怀疑自己是否是神仙。
乘着轻风飘渺,
直往空中飞去,
不怕那寒冷高远。
却被孤独的鸿雁劝阻,
不如还是留在人间吧。

注释:

  • 尘寰:指世俗世界。
  • 琼林玉树:形容雪后景色如同美玉和美玉树般的洁白。
  • 仙官:指神仙或天上的官员。
  • 缥缈:形容轻盈而模糊的状态。
  • 孤鸿:孤独的鸿雁,象征远离尘世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借景抒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朝中措·夜来听雪晓来看》创作于一个雪后的清晨,诗人在夜间听雪声,感受到雪的静谧与美丽,早晨便急忙起来欣赏这一美景,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挣扎。此词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及对人世繁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夜来听雪”开篇,带有梦幻般的色彩,雪声在夜里悄然回荡,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诗人用“惊失却尘寰”来表达在雪的世界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恍惚和不真实感,而“摇撼琼林玉树”则描绘了雪后世界的优美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奇妙与诗人的惊喜。

接着,诗人心中产生了疑惑,是否自己真的成为了“仙官”。这种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孤鸿的劝阻提醒着他,即便向往高远的生活,但仍需面对现实,选择留在人间,反映出一种对人间情感的依恋与责任。

整首词以清新的意象、流畅的词句,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来听雪晓来看:昨夜听着雪声,今晨来看。引入了时间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惊失却尘寰:因美景而惊叹,仿佛失去了对世俗的感知。
  3. 摇撼琼林玉树:形容雪后的林木与玉树在微风中摇曳,展现了雪景的美丽与生动。
  4. 心疑身是仙官:心中怀疑自己是否已成为神仙,表达了对超脱的向往。
  5. 乘风缥缈:形容轻盈如风,似乎在空中飞翔,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6. 凌空径去,不怕高寒:勇敢地向高处飞去,不惧寒冷,体现了追求理想的勇气。
  7. 却被孤鸿相劝:孤鸿的劝说让他意识到,孤独的生活并不如现世的温暖。
  8. 何如且在人间:最终选择留在人间,体现了对人间情感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景比作仙境,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美好感受。
  • 拟人:将孤鸿赋予劝说的能力,增强了情感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在意象和结构上有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世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珍惜。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间情感的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纯洁与宁静,亦代表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思考。
  2. 琼林玉树: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3. 孤鸿:象征孤独与远离,提醒诗人珍惜人间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朱敦儒
    C. 苏轼
    D. 杜甫

  2. 词中提到的“孤鸿”象征着什么?
    A. 超脱世俗
    B. 孤独与劝阻
    C. 自由与飞翔
    D. 美丽与温暖

  3. “心疑身是仙官”中的“仙官”是指?
    A. 普通人
    B. 神仙或天上的官员
    C. 动物
    D. 诗人自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 - 苏轼与朱敦儒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朱敦儒更侧重于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苏轼则更多展示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朱敦儒传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