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六 蕲竹》
时间: 2025-01-01 16:06: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腮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
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
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蕲竹的特点:腮部丰腴而节间细瘦,适合用来制作长笛。作者提到洛阳袁氏的竹林,这些竹子是从别处移植而来的。竹子在雪和霰的滋润下已经饱满很久,然而谁来为它开启生机呢?我愿意与你一起作曲,吹奏出江南梅花的悠扬音调。
注释:
- 腮肥节脑瘦:腮部指竹子的根部,肥指丰满,节脑指节间部分,瘦意指细长。
- 蕲水:指蕲春地区的水,因盛产蕲竹而得名。
- 长笛材:指适合制作长笛的材料。
- 洛阳袁氏坞:指洛阳袁氏家族的竹林。
- 雪霰:指雪和霰,表示竹子得到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 窍星:指竹子的孔洞,象征着竹子生长的生机。
- 龙吟:指高亢的曲调,寓意高雅的音乐,象征着理想和抱负。
- 江南梅:指江南地区的梅花,象征着清雅、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梅村,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对后世影响深远。梅尧臣的诗作继承了唐诗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尤其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有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蕲竹》作为梅尧臣的一首作品,创作于他游历蕲春时的灵感之作。诗中蕲竹的描写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更是对自然环境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蕲竹》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全诗通过对蕲竹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独特美感与生机。诗人先以“腮肥节脑瘦”形象地刻画了蕲竹的外形特征,接着提到竹子作为乐器的材质,隐含了竹子与音乐的密切关系。通过“洛阳袁氏坞”这一地名,使得诗歌不仅限于描写自然,更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赋予了竹子深厚的人文内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环境的思考,尤其是在“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一句中,表现了对生命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敬畏。最后一句“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梅”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表达了与友共赏竹韵、共奏乐曲的愿望,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腮肥节脑瘦:以生动的形象对比,突出竹子的特点。
- 蕲水长笛材:功能性描写,强调竹子的实用价值。
- 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历史背景的引入,增加了竹子的文化属性。
-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象征竹子的生命力与生长的依赖。
- 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音乐与自然之美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乐器,寓意深远。
- 对仗:如“雪霰饱已久”与“窍星谁为开”形成对比,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竹子似乎具有生命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竹子美的欣赏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艺术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蕲竹: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蕲竹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君子之象。
- 龙吟:代表着高亢壮丽的乐声,寓意理想与志向。
- 江南梅:象征着优雅与清逸,常用来寄托诗人对爱情和理想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蕲竹》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梅尧臣
- D. 白居易
-
“腮肥节脑瘦”这句的意思是:
- A. 竹子的根部圆润而节间细长
- B. 竹子的颜色鲜艳
- C. 竹子的生长环境恶劣
- D. 竹子可以用来做家具
-
诗中提到的“江南梅”象征着什么?
- A. 努力奋斗
- B. 高洁与优雅
- C. 财富与荣华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竹里馆》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蕲竹》与李白的《竹里馆》都涉及竹子的描写,但梅尧臣更注重竹子的生长环境与人文情感,而李白则强调竹子与个人情感的共鸣,表达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蕲竹》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