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和瞿禅翁过四印斋》
时间: 2025-01-04 11:58: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和瞿禅翁过四印斋
作者: 寇梦碧
残灯影事从头数,
七十五年弹指去。
偎花老屋托秋吟,
扫叶小龛供梦语。
白头重踏春明路,
好借沧桑将恨补。
宝阑春去又多时,
欲剪梦痕无一缕。
白话文翻译:
在微弱的灯光下,我从头开始回忆往事,
七十五年转瞬即逝。
依偎在花旁的老屋中,我吟诵着秋天的诗句,
扫落的叶子在小龛里供奉着我的梦语。
白发苍苍的我再次踏上春天的明亮道路,
想借助沧桑岁月来弥补心中的遗憾。
然而春天已经离去很久,
想剪掉梦中的痕迹,却连一缕都没有。
注释:
字词注释:
- 残灯影事:微弱的灯光下的影子与往事。
- 七十五年:指的是人生的岁月,寓意时间的流逝。
- 偎花老屋:依偎着开花的老屋,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扫叶小龛:扫落的叶子在供奉梦语的小龛上,寓意对过往的追忆。
- 宝阑:指的是美丽的栏杆,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白头”和“重踏春明路”都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经历沧桑后的重新出发。而“梦痕”则意味着对过去的追忆及未能实现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梦碧,近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生活,常常融入自然景物,展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她对人生的回顾与思考。在经历了许多岁月后,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与生命的珍视,体现了她对生活的深邃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逝去时光的追思。开头的“残灯影事”营造了一种孤独而沉静的氛围,仿佛在灯下独自回忆往昔。七十五年的光阴如指间沙,迅速流逝,给人一种无奈的感叹。
紧接着,诗人通过“偎花老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依恋,老屋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情感的寄托。诗中的“扫叶小龛”则暗示了对梦的怀念与追寻,似乎在说,这些梦语是她内心深处对过往的珍惜。
白头之年的重踏春路,象征着尽管经历了无数的风雨,诗人依然渴望重新开始,继续追寻生命的意义与美好。然而最后的“欲剪梦痕无一缕”则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尽管想要忘却过往的遗憾,却发现那些记忆仍然深深扎根于心中,无法割舍。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灯影事从头数:在昏暗的灯光下,逐一回忆往事。
- 七十五年弹指去:七十五年如指间沙,感叹时间的飞逝。
- 偎花老屋托秋吟:在花旁的古老房屋中吟咏秋天的诗句。
- 扫叶小龛供梦语:将扫落的叶子放在小龛中,供奉着梦中的话语。
- 白头重踏春明路:白发苍苍的我重新踏上春天的道路。
- 好借沧桑将恨补:希望通过经历的沧桑来弥补心中的遗憾。
- 宝阑春去又多时:美好的春天已经离去很久。
- 欲剪梦痕无一缕:想要剪去梦中的痕迹,却一无所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与时间的流逝比作指间沙,形象而生动。
- 拟人:通过“梦痕”赋予梦以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
- 对仗:如“扫叶小龛”与“白头重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岁月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渴望,尽管经历了沧桑,但内心依然在追求希望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象征着希望和回忆。
- 老屋:代表着历史与情感的寄托。
- 花: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繁盛。
- 秋吟:秋天的吟唱,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梦痕:梦的印记,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与遗憾。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七十五年”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时光的流逝
C. 童年的回忆
D. 秋天的来临 -
“偎花老屋”中的“老屋”象征什么?
A. 新的开始
B. 历史与情感的寄托
C. 未来的希望
D. 失去的梦想 -
诗的最后一句“欲剪梦痕无一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失落与无奈
C. 喜悦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 杜甫的《春望》
这些作品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寇梦碧的这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沉重,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对爱情与青春的怀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但表现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歌研究》
- 《寇梦碧诗词选》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