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和程学谕)》
时间: 2025-01-14 05:56: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和程学谕)
作者: 方岳 〔宋代〕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
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
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
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
君莫道,江鲈忆。
吾自爱,山泉激。
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
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
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苍石矗立,松风轻拂,像是调和着龟的呼吸。诗人似乎忘却了东边山岗的秋天和西湖的春色,心中却并不觉得寂寞,向谁倾诉自己的感受呢?在清明时节,沉醉于海棠花下,享受佳节的欢愉。你不要说江鲈的思念,我自己爱这山泉的奔腾。夜深月明之时,杜鹃的啼声响急。人世间的事情就像春梦一场,岁月如同惊弦般迅速流逝。我怕一觉醒来,不由自主地问诸位朋友,如今是什么日子?
注释:
- 苍石:指的是青灰色的石头,象征稳重与坚固。
- 调龟息:指调和乌龟的呼吸,表现自然的和谐。
- 东皋、秋事、西湖、春色:分别指东边的山岗、秋天的景象、西湖的春天的美丽景色。
- 海棠:一种花,常象征美丽与春天。
- 杜鹃声急:指杜鹃鸟的叫声,常与春天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字德明,号涧月,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秀丽,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现闲适、恬静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春秋之交,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内心的闲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方岳的《满江红》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苍石与松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环境,表明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诗中提到的“东皋秋事”和“西湖春色”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对海棠的醉人描写,以及对杜鹃声的刻画,进一步加强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使得诗的情感更加细腻。尤其是“人事略如春梦过”,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梦幻,令人感慨万千。最后一句“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苍石横筇:描绘了一幅自然的静谧画面,苍石象征着坚固与永恒。
- 松风外自调龟息: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松风轻拂,乌龟静息,形成了一种生生不息的状态。
- 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诗人对时节的淡然,似乎忘却了自然的变迁,心中却充满无尽的思绪。
- 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表达了诗人即便身在其中也感到孤独,心中难以倾诉。
- 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清明时节的欢愉,海棠的美丽让诗人陶醉。
- 君莫道,江鲈忆:对他人的怀念不感兴趣,强调自我情感的真实。
- 吾自爱,山泉激:诗人自我欣赏,山泉奔涌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杜鹃啼鸣,增强了对生命的思考。
- 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人生如梦,岁月如弦般飞逝,感慨时光的流逝。
- 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担心一觉醒来失去时间的概念,反映出对生命的思索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春梦,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短暂与无常。
- 对仗:如“东皋秋事,西湖春色”,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元素如松风、杜鹃等被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文人对于生活的深刻认识与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石:象征坚韧与永恒。
- 海棠:象征美丽与春天的生命力。
- 杜鹃:常象征思乡与春天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苍石横筇”中的“苍石”指的是: a) 青灰色的石头
b) 白色的石头
c) 黑色的石头
答案:a -
“人事略如春梦过”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人生的无奈
b) 对爱情的思考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a -
“向海棠烂醉过清明”中“烂醉”是指: a) 迷醉于花香
b) 醉酒
c) 沉醉于美景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对历史的感慨及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方岳《满江红》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运用自然意象表达情感,但方岳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而李清照则更突出对爱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