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饶州张使君》

时间: 2025-01-01 12:43:44

白头为郡清秋别,山水南行岂觉赊。

楚老只应思入境,

吴儿从此去移家。

馆依高岭分樟叶,路出重江见苇花。

务退唯当吟咏苦,留心曾不在生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饶州张使君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白头为郡清秋别,
山水南行岂觉赊。
楚老只应思入境,
吴儿从此去移家。
馆依高岭分樟叶,
路出重江见苇花。
务退唯当吟咏苦,
留心曾不在生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在清秋时节,作者与张使君分别的场景。老头儿在楚地应该会思念那里,吴地的孩子们从此要迁移家园。旅馆依山而建,樟树的叶子在风中摇曳,路途延伸,重江旁边可以看到芦苇花。人们只希望在退隐之后吟咏诗词的苦涩,而心中所想的,早已不再是生活的琐碎。

注释:

  • 白头: 指年长的人,通常指年老的官员。
  • : 地方行政单位,指张使君所任的地方。
  • 楚老: 指楚地的老人,暗示思乡之情。
  • 吴儿: 指吴地的年轻人,寓意迁移生活的无奈。
  • : 酒店或客栈,表示旅行中的落脚点。
  • 高岭: 高山,表示环境的优美。
  • 樟叶: 指樟树的叶子,象征清新雅致的环境。
  • 苇花: 指生长在水边的芦苇花,代表自然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风景,情感细腻,往往流露出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与张使君分别之际写成,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唐代是一个政治较为动荡的时代,许多文人面临着离别与迁徙的问题,诗人借此抒发了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饶州张使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开头“白头为郡清秋别”便勾勒出一个年长官员即将离去的场景,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提及的“楚老”和“吴儿”,不仅指代了不同地方的人,也象征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归属感的追寻与失落。

整首诗的意象美丽而富有层次:“馆依高岭分樟叶,路出重江见苇花”,描绘出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使得离别的氛围愈加浓烈。尤其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吟咏与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沉思。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思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头为郡清秋别”:描绘一位年长的官员在清秋时节的离别情景。
    • “山水南行岂觉赊”:向南而行,山水之间的旅途并不觉得漫长。
    • “楚老只应思入境”:楚地的老人自然会思念自己的故土。
    • “吴儿从此去移家”:吴地的年轻人将要迁移,表露出生活的无奈。
    • “馆依高岭分樟叶”:旅馆依山而建,樟树的叶子随风摇摆,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路出重江见苇花”:路途延伸,重江旁边的芦苇花美丽动人。
    • “务退唯当吟咏苦”:人们希望退隐后只需吟咏诗词,享受生活的宁静。
    • “留心曾不在生涯”:然而,心中所念的已不是平常的生计。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个部分形成对称,如“馆依高岭分樟叶,路出重江见苇花”展现了画面感。
    • 意象: 通过高岭、樟叶、重江与苇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情感深邃的氛围。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在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深入探讨了生活的意义与人们对故土和美好事物的怀念。

意象分析:

  • 高岭: 象征高尚与远离尘世的情怀。
  • 樟叶: 代表清新与雅致,寓意着生活的宁静。
  • 重江: 表达流动与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苇花: 象征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头”指的是: A. 年轻人
    B. 年长的人
    C. 官员
    D. 老虎

  2.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 A. 山水南行岂觉赊
    B. 留心曾不在生涯
    C. 館依高岭分樟叶
    D. 楚老只应思入境

  3. 诗中“吴儿”象征: A. 生活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年轻人的迁移
    D. 离别的痛苦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对比朱庆馀的《送饶州张使君》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涉及送别和自然景色,但朱庆馀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之涣则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书籍
  • 唐代诗人及其作品分析文章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