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元使君舂陵行》
时间: 2025-01-04 08:47: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元使君舂陵行
杜甫〔唐代〕
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
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
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
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
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
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
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
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
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狱讼永衰息,岂唯偃甲兵。
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
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
凉飙振南岳,之子宠若惊。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
作诗呻吟内,墨澹字欹倾。
感彼危苦词,庶几知者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时局动荡的感慨,诗人在乱世中白发苍苍,身体虚弱,生活艰难。面对盗贼横行、江湖漂泊的困境,他感叹药物的无力和自己身为客子而受苦的现实。他认为自己作为诗人,应该取材于世间的名流和好作,而在舂陵的作品中,他看到了才子之情。他回顾历史,提及贾谊的悲痛和匡衡的引经,表达了对百姓忧虑的深切关注。
他用优美的词句描绘秋月和星辰,寄希望于唐虞之治的纯朴与安宁,渴望朝廷能给予他书信,以便为天下安宁绘制蓝图。他希望法律的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处理,感到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不能仅仅依靠武力。他感到悲痛,对正义的渴求更加迫切,意识到真正的正义之士不应随意放纵。而他心中那种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朝廷的思念使他日夜思念。
最后,他呼唤儿子拿来纸笔,坐在书房里写诗,尽管心中悲苦,但他希望有更多人能理解这些苦难的词句。
注释
- 遭乱:遭遇动乱。
- 发尽白:头发因忧愁而变白。
- 狼狈:形容处境艰难。
- 羸瘵:形容身体衰弱。
- 博采:广泛吸收。
- 前圣:前代圣人。
- 贾谊:汉朝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因言辞激烈而被流放。
- 匡衡:西汉时期的学者,以引经据典著称。
- 唐虞:指古代的理想社会。
- 玺书:皇帝的诏书。
- 狱讼:法律案件。
- 正人意:指正直之人的意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诗歌内容多关心民生、时局,风格沉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身处乱世,目睹家国破碎,百姓疾苦,内心充满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同元使君舂陵行》是杜甫在乱世中所写的一首情感深厚的诗作。诗中,杜甫以白发苍苍、病弱的身体为引,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切悲痛。诗中提到的“沈绵盗贼际”,不仅是对现实的描绘,更是对自己的处境的自嘲。他身为诗人却无力改变时局,内心的悲哀通过“羸瘵成”这一句展露无遗。
杜甫在诗中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贾谊和匡衡的提及,显示了他对知识分子的高度尊重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他通过引经据典,彰显了自身的学识渊博,借以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诗中意象丰富,使用了秋月、华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情感氛围。最后,杜甫对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他对国家前途和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经历动乱,头发已白,身体也变得虚弱。
- 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在盗贼横行的环境中,行走在江汉之间,感到非常狼狈。
- 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感叹此时药物的效果薄弱,自己作为客子,身心俱疲。
- 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我们作为诗人的才华应当被广泛吸收,取材于世间的名流。
- 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在舂陵看到的作品,令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 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通过舂陵的作品,突显出才子的情怀。
- 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再次审视那些关于贼退的篇章,看到国家的真相。
- 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提及贾谊的悲痛与匡衡的引用经典。
- 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道州之地,忧虑百姓,诗句气势磅礴。
-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对秋月、华星的描绘,透出诗人的情感。
- 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希望能回到唐虞之治的纯朴时代。
- 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何时能够得到皇帝的诏书,为国家绘制美好蓝图。
- 狱讼永衰息,岂唯偃甲兵:法律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处理,不仅仅依赖武力。
- 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对正义的追求,感到悲痛和无奈。
- 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意识到真正的正义之士,不应随意放纵。
- 凉飙振南岳,之子宠若惊:凉风吹拂南岳,象征着时代的变化。
-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色彩与金印的对比,彰显清流的理想。
-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我心中充满忧虑,日夜思念朝廷。
-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身体因思念而虚弱,漂泊无依。
- 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呼唤儿子拿来纸笔,准备写下心中的感悟。
- 作诗呻吟内,墨澹字欹倾:在诗中倾诉悲痛,墨迹淡薄,字迹歪斜。
- 感彼危苦词,庶几知者听:希望能感动有识之士,理解我的苦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月”与“华星”,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社会状况,增强诗意。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加强情感的抒发。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悲苦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达了杜甫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怀与对理想社会的渴望。诗中体现了他对正义和人道的追求,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清冷和思念,暗示诗人的孤独感。
- 华星:象征美好和希望,寄托对未来的期盼。
- 凉飙:象征自然力量,表达对变化的感知。
- 金印:象征权力和公正,反映诗人对社会正义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贾谊”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
诗人对法律案件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期望公正
C. 只依靠武力 -
诗中提到的“凉飙”主要象征什么?
A. 大自然的美
B. 对社会的感知
C. 个人的悲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是杜甫在动乱后写的,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了杜甫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怀。
诗词对比:
- 《同元使君舂陵行》与《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而《同元使君舂陵行》则强调个人的悲痛与社会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