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下作》

时间: 2025-01-19 19:54:07

见此原野秀,始知造化偏。

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

家家梯碧峰,门门锁青烟。

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见此原野秀,始知造化偏。
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
家家梯碧峰,门门锁青烟。
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

白话文翻译:

看到这片秀丽的原野,才知道大自然的偏爱。
这山村不需要阴凉,溪水自然滋润田地。
每家每户都依山而建,门口缭绕着青烟。
因此我思索着脱离尘世的人,化作了飞翔的桂树仙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美好、出众。
  • 造化:指自然的造物和安排。
  • 假阴:依赖阴凉,指阴影。
  • 流水自雨田:流水自己滋润了田地,不需人工灌溉。
  • 梯碧峰:形容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
  • 锁青烟:青烟缭绕,像是锁住了一般。
  • 蜕骨人:指脱离世俗的修道之人。
  • 飞桂仙:化为高洁的仙人,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典故解析:

  • 桂仙:提到“桂”,可以联想到中国文化中的桂树象征,常与月亮、长生不老的仙人相联系,传达出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以悲苦而真挚的情感著称,善于描写自然和人情,作品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的诗风深受后世推崇,尤其是“寒食”诗。

创作背景:

《终南山下作》创作于孟郊游历终南山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山村的宁静与美好,向往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

诗歌鉴赏:

《终南山下作》通过细腻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孟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见此原野秀,始知造化偏”,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认为这片土地是造化的恩赐,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接下来的“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则描绘出一种自然自足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山村的纯朴和自然的馈赠。

“家家梯碧峰,门门锁青烟”一句,通过细致的描写,勾画出一幅静谧的乡村生活画面,山村的房屋层层叠叠,炊烟袅袅,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而最后两句“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渴望超越世俗,成为真正的“飞桂仙”,这不仅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是对人生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理想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体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此原野秀:看到这片美丽的原野。
  2. 始知造化偏:才知道大自然的偏爱。
  3. 山村不假阴:这山村不需要阴凉。
  4. 流水自雨田:溪水自然滋润田地。
  5. 家家梯碧峰:每家每户都依山而建。
  6. 门门锁青烟:门口缭绕着青烟。
  7. 因思蜕骨人:因此我思索着脱离尘世的人。
  8. 化作飞桂仙:化作了飞翔的桂树仙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状态比作自然的和谐美好。
  • 拟人:流水滋润田地,赋予生命的感觉。
  • 对仗:诗中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折射出一种人生哲学,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原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山村:代表乡土情怀,质朴而美好。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滋润。
  • 青烟:代表家庭的温馨与生活的安宁。
  • 飞桂仙:象征理想的追求与超越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见此原野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赞美
    C. 愤怒

  2. “家家梯碧峰”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A. 城市喧闹
    B. 乡村宁静
    C. 战争景象

  3. “蜕骨人”指的是什么人? A. 世俗之人
    B. 修道之人
    C. 商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孟郊《终南山下作》 vs 王维《山居秋暝》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和乡村的景象,但孟郊更侧重于对理想人生态度的追求,而王维则体现了对人生孤独与宁静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