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沙场三万里,猛将五千兵。
旌断冰溪戍,笳吹铁关城。
阴云暮下雪,寒日昼无晶。
直为怀恩苦,谁知边塞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战场,三万里的沙场上,有五千名勇猛的将士。旌旗在冰冷的溪边断裂,号角在铁关城吹响。阴云密布,傍晚时分下起雪来,寒冷的阳光使白昼失去光彩。为了怀念恩情而痛苦,谁能理解边塞的情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沙场:指战场,这里特指边疆的战斗场所。
- 猛将:勇猛的将领或士兵。
- 旌:旌旗,军队的标志。
- 笳:一种乐器,通常用于军事号令。
- 冰溪:指冰冷的溪流,这里形容环境的寒冷。
- 寒日:寒冷的日光,暗示天气恶劣。
- 怀恩苦:怀念恩情而感到痛苦。
典故解析:
- 边塞情:指的是在边疆作战的士兵心中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备,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边塞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边疆士兵的辛苦与忠诚。他的诗作通常蕴含着对国家和家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许多士兵被派往边塞,面临艰苦的生活与战斗,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士兵们辛苦的同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乔备的《出塞》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沙场的辽阔与战士的艰辛,深刻反映了士兵们在边疆战斗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以“沙场三万里,猛将五千兵”设定了宏大的背景,展现了战斗的规模和将士的英勇。“旌断冰溪戍,笳吹铁关城”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传达出边塞的寒冷和战斗的紧迫感。接下来的“阴云暮下雪,寒日昼无晶”则通过天气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士兵们的苦寒与艰辛。最后一句“直为怀恩苦,谁知边塞情”更是将士兵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们理解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壮烈的气势,又不乏柔情的思念,体现了乔备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沙场三万里:描绘辽阔的战场,强调战争的规模。
- 猛将五千兵:展现出勇猛的将士队伍,突出边防的力量。
- 旌断冰溪戍:描绘战斗的严酷,士兵驻守在冰冷的地方。
- 笳吹铁关城:号角声响起,暗示战斗的开始与紧迫感。
- 阴云暮下雪:天气转坏,增加了环境的凄凉感。
- 寒日昼无晶:日光寒冷,象征着士兵的困境。
- 直为怀恩苦:表达士兵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纠结。
- 谁知边塞情:反问人们对士兵苦楚的理解,突显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猛将五千兵”与“旌断冰溪戍”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阴云暮下雪”来比喻战场的艰辛与士兵的心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集中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孤独,深刻揭示了在边疆作战的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恩情的怀念,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壮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场:象征战争与牺牲。
- 猛将:代表勇气与力量。
- 旌旗:象征国家与军队的荣耀。
- 冰雪:暗示严酷的环境与孤独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沙场三万里”意指什么?
- A. 战场的宽广
- B. 河流的长度
- C. 士兵的数量
-
“笳吹铁关城”中“笳”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武器
- C. 一种食物
-
诗中的“寒日昼无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寂寞与凄凉
- C. 希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凉州词》 王之涣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诗词对比: 将《出塞》与王之涣的《凉州词》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艰辛与士兵的情感,但《凉州词》更侧重于对壮丽景色的描绘,而《出塞》则更深入探讨了士兵内心的孤独与苦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