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短屐冲泥雨后寻,松筠成荫古庵深。
千秋高节杨公在,输与诗人赞诵音。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我穿着短屐在泥路上寻觅,古庵深处松树和竹子成荫。
千秋高洁的风范依然在杨公那里,赋予诗人赞美之声。
注释:
- 短屐:指短的木屐,古代的一种鞋子。
- 冲泥:形容在泥泞中行走。
- 松筠:松树和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
- 古庵:古老的庵堂,隐居的地方。
- 千秋高节:形容品德高尚,历久弥新。
- 杨公:指杨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品德和才华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承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和隐逸生活,体现出一种清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雨后,诗人漫步于松竹成荫的古庵,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高洁的品格,受到古代诗人杨公的影响,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句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古代诗人品德的仰慕。首句“短屐冲泥雨后寻”生动地描绘了雨后泥泞的环境,短屐的使用则增添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这种轻盈的步伐与雨后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游刃有余的洒脱。
接着“松筠成荫古庵深”进一步丰富了意象,松树和竹子在古庵中形成了浓密的荫蔽,象征着高洁和隐逸的生活。这种环境不仅是身体的庇护,更是心灵的栖息之地。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恰似古庵中的松竹,历久弥新。
最后两句“千秋高节杨公在,输与诗人赞诵音”则引入了对杨公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杨公的高洁品格与诗人的赞美声,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仿佛在呼唤着当代人对理想人格的追随。
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呼应,情感上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古代诗人以及对自我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短屐冲泥雨后寻:描绘雨后泥泞的环境,短屐象征轻快的行走。
- 松筠成荫古庵深:松竹的荫蔽让古庵显得幽深宁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千秋高节杨公在:提到杨公,强调其品格的历久弥新。
- 输与诗人赞诵音:诗人将杨公的高洁品德传递给后人,表达对其的赞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松筠”与“古庵”,构成了和谐的意象对仗。
- 意象:雨后、短屐、松竹,构成了清新自然的画面。
- 比喻:松竹象征高洁的品德。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高洁人格的仰慕,以及对文学传承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清雅、高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短屐: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松筠: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古庵:象征隐逸与宁静,是理想的栖息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杨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杨炯
- C. 杜甫
-
“短屐冲泥”表明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干燥
- B. 泥泞
- C. 和风
-
本诗所传达的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轻松自在
- C. 压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承五的《松筠庵即席唱和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王维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李承五则在赞美古人品德的同时,强调了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