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时间: 2025-01-14 05:06:14

清露冷双眸。

浅碧寒柯叶尚留。

片片飘波吹不起,飕飕。

几段韶光断送秋。

泪眼失秦楼。

玉笛吹残晓日浮。

起看一窗凉月在,休休。

雨打梨花梦里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露冷双眸。浅碧寒柯叶尚留。片片飘波吹不起,飕飕。几段韶光断送秋。泪眼失秦楼。玉笛吹残晓日浮。起看一窗凉月在,休休。雨打梨花梦里收。

白话文翻译:

露水清冷映衬着我的双眼,浅绿色的寒枝上叶子依旧留存。片片落叶随风飘动,却吹不起来,发出轻轻的声响。几段美好的时光已经悄然送走了秋天。泪眼模糊失去了那秦楼的景致,玉笛声中只余晓日浮动。再抬头看那一窗的凉月,轻轻地停留。雨打在梨花上,梦中收获着这一切。

注释:

  • 清露:指清晨的露水,象征清冷与宁静。
  • 双眸:指眼睛,表达了一种情感的深邃。
  • 浅碧寒柯:浅绿色的寒冷树枝,描绘秋冬交替的景象。
  • 韶光:美好的时光,通常指青春或美好的回忆。
  • 秦楼:古代的楼阁,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或失落的情感。
  • 玉笛:古代乐器,常与凄美的音乐联系在一起。
  • 凉月:清冷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梨花:象征着美丽、纯洁,但也与凋零相关。

典故解析:

  • 秦楼: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失去的美好与怀念,常与离别、思念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灏,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冬之际,正值时光流逝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感伤。

诗歌鉴赏:

《南乡子》是一首描绘秋冬交替时节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与对往昔的怀念。开头两句“清露冷双眸,浅碧寒柯叶尚留”,用冷露与寒枝的意象,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孤寂的氛围,仿佛在暗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接下来的“片片飘波吹不起,飕飕”,则通过轻柔的声响,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哀愁,时光的流逝似乎让一切变得脆弱而无力。

“泪眼失秦楼”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追思,也体现了对失去的遗憾。玉笛声中“晓日浮”的意象,暗示着晨曦带来的希望与温暖,却又因其短暂而显得格外珍贵。最后两句“雨打梨花梦里收”,通过梨花的意象,表现了对美好梦境的渴望与追寻,虽然现实中难以把握,但却在梦中得以实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记忆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露冷双眸”:双眼映照清晨的露水,透露出清冷的情绪。
  • “浅碧寒柯叶尚留”:浅绿色的寒枝上,依旧留有秋天的叶子,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片片飘波吹不起,飕飕”:落叶在风中轻轻飘动,却无法再聚集起往日的生机,发出轻柔的声响。
  • “几段韶光断送秋”:美好的时光已悄然离去,秋天渐行渐远。
  • “泪眼失秦楼”:因思念而泪眼模糊,失去了昔日的美好回忆。
  • “玉笛吹残晓日浮”:乐声悠扬,晨光微浮,仿佛在诉说着哀伤。
  • “起看一窗凉月在,休休”:抬头望去,清冷的月光洒在窗前,令人心中平静。
  • “雨打梨花梦里收”:梦中收获雨打梨花的美好,激起对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眼失秦楼”,将感情与景物结合,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如“片片飘波吹不起”,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讲究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以及在失落中对未来的希冀,情感细腻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水:象征清新与纯洁,同时暗示时间的流逝。
  • 寒枝:代表生命的脆弱与凋零,反映内心的孤独。
  • 玉笛:代表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常与离愁别绪相连。
  • 梨花:象征着美好与凋零,既有美丽的外表,也有脆弱的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秦楼”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失去的爱情
    C. 自然景色
    D. 生活的烦恼

  2. “清露冷双眸”中的“清露”指的是什么? A. 露水的清冷
    B. 人的眼泪
    C. 早晨的阳光
    D. 冷风

  3. 诗中哪个意象表现了对美好梦境的渴望? A. 玉笛
    B. 梨花
    C. 凉月
    D. 寒柯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间与过往的感慨,但吴灏的诗更偏向于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两者在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共同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深邃与美丽。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现代诗词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