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府赴选》
时间: 2025-01-06 09:57:24意思解释
送杨少府赴选
原文展示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
大道安弃物,时来或招寻。
尔见山吏部,当应无陆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国设立了衡器和镜子,以求公平公正地对待天下人。那些有才德的人没有邪心,能够深刻理解内心的情感。我的君主吟唱南风,穿着华丽的服饰,弹奏着琴声。现在社会安定,人才辈出,京城中人人佩戴缨冠。山中的幼苗落入了深涧底,幽静的松树则生长在高高的山巅。君子有着出众的才华,掌管官职的人能够得到美玉。流水不是郑国的曲调,前行时却能遇到知音。裁缝剪裁绣花,误了工艺却损失了千金。何必为那一尺的布料而心痛,不裁剪寒冷女子的被子。我并非那种只顾名利的人,因离别而感到忧伤,心胸开阔。空谷中没有白色的骏马,贤人又何必悲吟呢?大道并不轻易弃物,时来则自然会招来寻求。你若见到山中的官吏,应该不会遭遇沉沦。
注释
- 衡镜:指的是公正的标准,寓意公平。
- 群贤:众多有才德的人。
- 衮冕:指皇帝的礼服,象征权威。
- 缨簪:古代官员的帽子和佩饰,象征身份地位。
- 郑曲:指古代乐曲,象征知音。
- 衣工:裁缝。
- 刀尺:裁剪的工具,象征创作的机会和条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豪放,洒脱,常常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理想。在历史上被誉为“诗仙”。
创作背景
《送杨少府赴选》写于李白与杨少府(杨炯)友谊深厚之际,杨少府即将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人才被重用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典雅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李白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社会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大国的公平与贤人的无邪,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古代科举文化盛行的背景下,李白通过对杨少府的寄语,展现了对才俊的期许和对明主的信任。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比喻和象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尤其是对时运的把握与珍惜。李白的豪情与哲思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国置衡镜:强调国家的公平与公正。
- 群贤无邪人:表达对人才的期待。
- 吾君咏南风:君主的德行和礼仪。
- 时泰多美士:社会安定,人才涌现。
- 山苗落涧底:隐喻人才被埋没。
- 流水非郑曲:象征知音难寻。
- 衣工剪绮绣:反映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 何惜刀尺馀:表达对物质的淡泊。
- 我非弹冠者:表明诗人不追逐名利。
- 空谷无白驹:寓意贤人愤懑的无奈。
- 大道安弃物:强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尔见山吏部:期待友人前途光明。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对仗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如,“大国置衡镜”以镜子比喻公正的标准;“衣工剪绮绣”通过工艺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公平社会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镜:象征公平与正义。
- 南风:寓意和谐与顺畅。
- 流水:象征人生的流逝与机遇。
- 白驹: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难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衡镜”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公正
- C. 名利
- D. 权力
-
“何惜刀尺馀”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名利的渴望
- B. 对物质的淡泊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权力的追求
-
诗中提到的“空谷无白驹”意指什么?
- A. 生活的艰难
- B. 理想的难寻
- C. 人生的悲哀
- D. 友情的缺失
答案
- B. 公正
- B. 对物质的淡泊
- B. 理想的难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孟郊的《登科后》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诗风存在明显差异。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浪漫,杜甫则偏向沉稳与现实。两位诗人在对待社会与人生的态度上,虽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全集》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