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7:16: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其三 张耒 〔宋代〕 高城欲去更徘徊,病眼登临强一开。 风物尽为愁里景,山川疑是梦中来。 此身双鬓何劳白,未老尘心可得灰。 欲把烦愁付杯酒,祇应清梦待尊罍。
白话文翻译:
我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想要离开却又犹豫不决,勉强睁开因病而模糊的眼睛,眺望四周。 周围的风光景物,都似乎带着忧愁的色彩,山川河流,仿佛是从梦中走来一般,令人疑惑。 我的双鬓虽未全白,但心中的尘世烦恼,是否能像灰烬一样被吹散呢? 我想要将心中的烦恼寄托于杯中的酒,或许只有在清醒的梦中,才能等待那尊贵的酒器。
注释:
- 高城:指高耸的城墙。
- 徘徊:犹豫不决,来回走动。
- 病眼:因病而视力模糊的眼睛。
- 登临:登上高处眺望。
- 风物:风景,景物。
- 愁里景:带着忧愁色彩的景物。
- 梦中来:形容景象如梦似幻,不真实。
- 双鬓:两鬓,指头发。
- 何劳白:何必变白,指不必因忧愁而早生白发。
- 尘心:尘世的烦恼和欲望。
- 可得灰:能否像灰烬一样被吹散。
- 烦愁:烦恼和忧愁。
- 杯酒:指酒。
- 清梦:清醒的梦。
- 尊罍: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
诗词背景: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张耒在旅途中寄给友人马全玉的八首诗之一,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忧愁和对尘世的厌倦,以及希望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诗人登高望远为背景,描绘了旅途中的忧愁和对尘世的厌倦。诗中“高城欲去更徘徊”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犹豫和不舍,而“病眼登临强一开”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如“风物尽为愁里景”和“山川疑是梦中来”,将自然景物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后两句“此身双鬓何劳白,未老尘心可得灰”和“欲把烦愁付杯酒,祇应清梦待尊罍”,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解脱的渴望,希望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高城欲去更徘徊,病眼登临强一开。
- 意思:诗人站在高城之上,想要离开却又犹豫不决,勉强睁开因病而模糊的眼睛,眺望四周。
- 用词:“高城”、“徘徊”、“病眼”、“登临”等词语,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身体状况。
- 意象:高城、病眼,形成了一种孤独和忧郁的氛围。
- 情感:表达了诗人的犹豫和不舍,以及身体的疲惫。
-
风物尽为愁里景,山川疑是梦中来。
- 意思:周围的风光景物,都似乎带着忧愁的色彩,山川河流,仿佛是从梦中走来一般,令人疑惑。
- 用词:“风物”、“愁里景”、“梦中来”等词语,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物。
- 意象:风物、山川,形成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 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现实的疑惑。
-
此身双鬓何劳白,未老尘心可得灰。
- 意思:我的双鬓虽未全白,但心中的尘世烦恼,是否能像灰烬一样被吹散呢?
- 用词:“双鬓”、“何劳白”、“尘心”、“可得灰”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
- 意象:双鬓、尘心,形成了一种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解脱的渴望。
-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解脱的渴望。
-
欲把烦愁付杯酒,祇应清梦待尊罍。
- 意思:我想要将心中的烦恼寄托于杯中的酒,或许只有在清醒的梦中,才能等待那尊贵的酒器。
- 用词:“烦愁”、“杯酒”、“清梦”、“尊罍”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 意象:烦愁、杯酒、清梦、尊罍,形成了一种寻求心灵慰藉的意境。
- 情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物尽为愁里景”,将周围的风光景物比喻为带着忧愁色彩的景物。
- 拟人:如“山川疑是梦中来”,将山川河流拟人化,仿佛是从梦中走来一般。
- 对仗:如“此身双鬓何劳白,未老尘心可得灰”,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旅途中的忧愁和对尘世的厌倦,以及希望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诗人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将自然景物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解脱的渴望,希望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宁静。
意象分析:
- 高城:象征着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身体状况,形成了一种孤独和忧郁的氛围。
- 病眼:象征着诗人的身体状况,加深了忧郁的氛围。
- 风物:象征着诗人眼中的景物,形成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 山川:象征着诗人眼中的景物,形成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 双鬓:象征着诗人的年龄和经历,形成了一种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解脱的渴望。
- 尘心: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解脱的渴望。
- 烦愁: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寻求心灵慰藉的意境。
- 杯酒:象征着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 清梦:象征着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 尊罍:象征着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高城欲去更徘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犹豫不决 B. 欣喜若狂 C. 悲伤欲绝 D. 愤怒不已
-
“风物尽为愁里景”中的“风物”指的是什么? A. 风景 B. 风俗 C. 风气 D. 风声
-
诗中“此身双鬓何劳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双鬓变白 B. 希望双鬓不变白 C. 希望尘心可得灰 D. 希望尘心不可得灰
-
诗中“欲把烦愁付杯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忘却烦恼 B. 希望增加烦恼 C. 希望分享烦恼 D. 希望隐藏烦恼
答案:
- A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尘世的厌倦。
-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其三》与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尘世的厌倦,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旅途的忧愁和对解脱的渴望,而黄庭坚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尘世的厌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张耒诗集》:收录了张耒的全部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张毅著,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张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