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二》
时间: 2025-01-08 01:2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断魂无那,霎时闲柳蘋花吹合。
几点残红随蝶粉,倒挂蛛丝檐角。
鹦鹉呼来,鹧鸪催去,恨与晴波阔。
斜阳无语,半天烟岫寥廓。
何处麦雨葵风,含桃金碗,九十春光恶。
惆怅江南花落尽。
玉树歌声重作。
画鼓萤流,琼箫人远,野草迷长乐。
御沟流水,应怜云鬓梳削。
白话文翻译:
此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开头描绘了断魂的情绪,瞬间一片闲适的柳树、浮萍和花瓣随风而舞,几瓣残红的花瓣随着蝴蝶飞舞,像是倒挂的蛛丝在屋檐上。鹦鹉在叫,鹧鸪在催促,诗人感到与晴朗的波浪之间的距离倍感遥远。斜阳沉默,半边天的烟雾与山岫显得空旷无边。问哪里还有麦雨时节的葵风,含着桃花的金碗,九十个春天的光阴已经令人厌恶。对此,诗人感到惆怅,江南的花已凋零,玉树上的歌声又重新响起。画鼓萤火虫流动,琼箫的声音远去,野草在长乐的地方迷失。御沟的流水,令人怜惜那梳理云鬓的轻盈。
注释:
- 断魂:形容思念或悲伤的情绪。
- 闲柳、蘋花:柳树与浮萍花,形象描绘自然之美,暗含孤独感。
- 残红:指凋零的花朵,象征失去的美好。
- 鹦鹉、鹧鸪:分别代表不同的鸟类,它们的叫声与催促使得诗人感到无奈。
- 麦雨:农历四月的雨,象征春天的气息。
- 玉树:象征美好、青春的事物。
- 琼箫:古代乐器,表示音乐的悠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鼎孳(公元1556年—1623年),字元章,号熙堂,明代诗人。他以清丽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生,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反映出当时士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念奴娇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断魂无那”便奠定了整首诗的伤感基调,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如“闲柳”、“蘋花”这些意象,既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美好,又暗含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尤其是“几点残红随蝶粉”,不仅描绘了花瓣与蝴蝶的舞动,更加深了那种凋零与遗憾的情绪。
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引入了“鹦鹉呼来,鹧鸪催去”,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界的声音与诗人内心的挣扎。斜阳的沉默与空旷的心境相呼应,暗示着诗人在美好与失落之间的矛盾心理。而“何处麦雨葵风”则是一种对逝去岁月的追问,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部分的“玉树歌声重作”、“画鼓萤流”等意象,既有对美好回忆的重温,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与迷惘,呼应了开头的主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循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龚鼎孳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魂无那:表达了诗人忧伤的心境。
- 霎时闲柳蘋花吹合:描绘了瞬间的美好与孤独。
- 几点残红随蝶粉:写出花瓣的凋零与蝴蝶的飞舞,象征失去。
- 倒挂蛛丝檐角:形象的描绘出微妙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 鹦鹉呼来,鹧鸪催去:表现自然界的声音与诗人的孤独感。
- 恨与晴波阔:表达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感叹。
- 斜阳无语,半天烟岫寥廓:描绘静谧的黄昏,展现内心的空灵。
- 何处麦雨葵风:对逝去时光的追问。
- 含桃金碗,九十春光恶:对美好的厌倦与失落。
- 惆怅江南花落尽:直接表达对春天的惋惜。
- 玉树歌声重作:回忆与现实的交织。
- 画鼓萤流,琼箫人远:描绘音乐与人的远离,暗示孤独。
- 野草迷长乐:表达对幸福的迷惘。
- 御沟流水,应怜云鬓梳削:以流水象征流逝的时间,呼唤对美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内心情感。
- 拟人:自然界的声音被赋予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鹦鹉呼来,鹧鸪催去”,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红:象征失去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
- 鹦鹉、鹧鸪: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流动。
- 玉树:象征青春与美好的生命。
- 御沟流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念奴娇 其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龚鼎孳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残红”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失去的美好
C. 快乐
D. 自然 -
诗中“何处麦雨葵风”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怀念过去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状的满意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 《春望》——杜甫
- 《江南春》——杜甫
诗词对比:
- 龚鼎孳的《念奴娇 其二》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展现了对时光与历史的感慨,但龚的诗更侧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出壮阔的历史背景与英雄气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龚鼎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