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甲寅九日追感京洛旧游怅然成咏》
时间: 2025-01-08 23:42: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枝乌鹊,记前年此日,翻飞京阙。曾预群公萸酒宴,玉佩珠袍齐列。白月千门,青天万帐,笳盖真轩豁。彭城南郡,坐中多少人物。今夜故国荒原,长江怒浪,悲啸鱼龙发。生怕西风吹破帽,我有鬓丝新雪。何处登高,无人送酒,俗煞重阳节。纵然高望,战旗一片明灭。
白话文翻译:
无枝的乌鹊,记得去年这个时候,飞舞在京城的宫阙之间。曾经约定与众公子在这里共饮菊花酒,佩戴着玉佩和珠袍齐聚一堂。白色的月亮照耀着千家的门,蓝天之下万帐高悬,笳声阵阵,真是开阔的景象。彭城南郡,坐在这里有多少英雄人物。今夜故国已成荒原,长江的怒浪中悲啸的鱼龙在翻涌。我生怕西风会吹掉我的帽子,头上已有了白发。何处可以登高,竟无人来送酒,真是俗气的重阳节。纵然有高远的理想,但战旗却在一片明灭之间摇曳。
注释:
- 乌鹊:指乌鸦和喜鹊,象征着凶兆或不吉之事。
- 萸酒宴:重阳节时饮菊花酒的宴席,寓意长寿。
- 白月千门:指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千家万户。
- 青天万帐:在蓝天之下,帐篷高悬,描绘了热闹的场景。
- 彭城:古代彭城是今江苏徐州,象征历史文化。
- 西风:秋风,带来凉意和忧愁。
- 重阳节:传统节日,象征着重阳高升和长寿。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源于《易经》“六九”之数,象征阳气的旺盛,古代有登高、饮酒、赏菊等习俗。
- 鱼龙:常用来形容江河中的生物,象征着故国的水域和生机。
- 战旗:象征着战争与荣誉,暗示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字季常,号瑶山,擅长词曲,风格豪放,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甲寅年九月九日,正值重阳节,诗人借景抒情,感怀故国,忧虑时局,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现实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念奴娇》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局的忧虑。诗人在无枝的乌鹊下,回忆起往年与友人共饮的欢愉场景,反衬出如今的孤独与荒凉。诗中描绘的白月千门、青天万帐,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繁华,而此时长江怒浪的悲啸,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国事的沧桑。作者在此夜,面临着西风的侵袭,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个人的衰老,头上的白发正是时间的无情刻痕。无论是心中的高远志向,还是对重阳节的无奈感慨,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离愁别绪。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过去与现在的强烈对照,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枝乌鹊:暗示孤独,没有依靠。
- 记前年此日:追忆往年,时光流逝。
- 翻飞京阙:描绘往年欢乐的场景,京城的繁华。
- 曾预群公萸酒宴:重阳节的宴会,往昔友好。
- 白月千门:月光照耀,营造清冷的氛围。
- 青天万帐:节日的热闹与繁荣。
- 彭城南郡:回忆英雄豪杰,象征历史的辉煌。
- 今夜故国荒原:对比过去与现在的荒凉。
- 长江怒浪,悲啸鱼龙发:象征故国的忧愁与沧桑。
- 生怕西风吹破帽:隐喻时代的变迁,个人的衰老。
- 何处登高,无人送酒:感叹孤独,缺乏知己。
- 俗煞重阳节:对节日的嘲讽,失去往日的热闹。
- 纵然高望:追求理想,内心的焦虑。
- 战旗一片明灭:象征着历史的波动与个人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
- 对仗:如“白月千门,青天万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叹,反映出个人对历史与社会变迁的深思,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爱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鹊:孤独与悲伤。
- 白月:清冷、思念。
- 重阳节:团圆与长寿的象征。
- 长江:流动的历史与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月千门”中的“白月”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繁华 -
“今夜故国荒原”中的“荒原”意指: A. 美丽的故乡
B. 破败的现状
C. 未来的希望 -
诗中“生怕西风吹破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未来的梦想
B. 个人的衰老
C. 社会的变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月圆之夜的思乡情怀。
诗词对比:
- 陈维崧的《念奴娇》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豪情,但前者更侧重于历史的感慨,后者则强调当下的享乐与豪放。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有所不同,前者沉重,后者轻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收录陈维崧及其时代的诗作。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分析诗词的技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