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
时间: 2025-01-19 21:25: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
白话文翻译
江上的路途多么悠长,江水滔滔,汇聚成九条支流。远处的潭水昏暗如雾,前方的水浦沸腾如雷。水中的生物多在潜伏孕育,渔人和商人几度逆流而上。风吹动着蜀地的柿子树,阳光照耀着楚地的浮萍。近处是湓城的弯曲水道,斜风吹过蠡泽的角落。锡制的龟仍被用作贡品,浮在水面的兽类不再成为灾难。渡口的官吏快速挥动桨,邮童整理着传递的文书催促。归心如何能问,只为看着潮水退去。
注释
-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
- 鳞介:指水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
- 溯洄:逆流而上。
- 蜀柿:蜀地的柿子树。
- 楚萍:楚地的浮萍。
- 湓城:地名,今江西九江。
- 蠡泽:古代湖泊名,今已不存。
- 锡龟:用锡制成的龟,古代用作贡品。
- 浮兽:浮在水面的兽类。
- 津吏:管理渡口的官吏。
- 邮童:传递文书的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味道(648-705),唐代诗人,字道元,河南洛阳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和旅途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味道南行途中,通过描绘长江的壮阔景象,表达了旅途中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长江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江水的壮阔和旅途的感受。诗中“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开篇即展现了长江的浩渺,而“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江水的动态美。诗中的“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等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也隐含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结尾的“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旅途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江上的路途悠长,江水滔滔,汇聚成九条支流。
- 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远处的潭水昏暗如雾,前方的水浦沸腾如雷。
-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水中的生物多在潜伏孕育,渔人和商人几度逆流而上。
- 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风吹动着蜀地的柿子树,阳光照耀着楚地的浮萍。
-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近处是湓城的弯曲水道,斜风吹过蠡泽的角落。
- 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锡制的龟仍被用作贡品,浮在水面的兽类不再成为灾难。
-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渡口的官吏快速挥动桨,邮童整理着传递的文书催促。
- 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归心如何能问,只为看着潮水退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 拟人:如“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
- 对仗:如“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长江的壮阔景象,表达了旅途中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路:象征旅途的漫长和艰辛。
- 九派:象征长江的浩渺和壮阔。
- 远潭:象征旅途中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 前浦:象征旅途中的挑战和困难。
- 鳞介:象征水中的生命和活力。
- 蜀柿、楚萍:象征旅途中的自然景物和思乡之情。
- 湓城、蠡泽:象征旅途中的具体地点和环境。
- 锡龟、浮兽:象征旅途中的历史和文化。
- 津吏、邮童:象征旅途中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九派”指的是什么? A. 九条河流 B. 九条支流 C. 九个湖泊 D. 九个山脉
-
诗中“鳞介多潜育”中的“鳞介”指的是什么? A. 鱼类 B. 贝类 C. 水生动物 D. 水生植物
-
诗中“归心讵可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思乡 D. 无奈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旅途中的感慨。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旅途中的豪情。
诗词对比:
- 苏味道的《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与杜甫的《登高》都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但苏诗更多表达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而杜诗则更多表达了旅途中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苏味道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苏味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苏味道诗作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