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寺大用堂乃魏文节祠旧有半床云一窗月在》

时间: 2025-01-09 00:09:25

鲁公香火寺,便道几经行。

树老存高节,碑全见太平。

浮云从变化,古月自分明。

赖有文孙在,毋忘大用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鲁公香火寺,便道几经行。
树老存高节,碑全见太平。
浮云从变化,古月自分明。
赖有文孙在,毋忘大用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鲁公香火寺的庙宇,经过几番行走,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树木和完整的碑文,象征着社会的安宁。浮云虽然不断变化,但古老的月亮依然清晰可见。诗中提到的文孙,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鲁公的伟大名声。

注释

  • 鲁公:指鲁肃,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香火寺:寺庙,供奉神明的地方。
  • 便道:小路,方便通行的道路。
  • 树老存高节:老树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气节。
  • 碑全见太平:碑文完好无损,象征着社会的安定。
  • 浮云从变化:浮云随风变幻。
  • 古月自分明:古老的月亮依然清晰可见。
  • 文孙:指鲁公的后代,强调传承的重要性。
  • 大用名:鲁公的伟大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字子云,号澄江,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着深刻的思考。诗人在鲁公香火寺的游览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社会的安宁,借此表达对鲁公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鲁公香火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的前两句,"鲁公香火寺,便道几经行",开篇直接点明了地点,浑然天成,读来令人仿佛置身其境。接下来的两句,"树老存高节,碑全见太平",则通过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寺庙的古老与安宁。树的高洁和碑文的完好,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社会的和谐。

后半部分,"浮云从变化,古月自分明",则通过对比浮云的变化和古月的恒常,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世事变迁,鲁公的伟大名声依然在,正是“赖有文孙在,毋忘大用名”的呼唤,提醒后人要铭记历史,传承文化。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象丰富,情感深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鲁公香火寺,便道几经行:描述了诗人多次走过这座寺庙,暗示其对鲁公的敬仰。
  2. 树老存高节,碑全见太平:老树象征着历久弥新的品格,碑文的完整则象征着社会的安宁。
  3. 浮云从变化,古月自分明:对比浮云与明月,表达对历史恒久的思考。
  4. 赖有文孙在,毋忘大用名:强调鲁公后代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树老存高节,碑全见太平”,工整对仗,增强诗的音韵美。
  • 比喻:将浮云与古月进行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永恒。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后代传承的期望,深刻反映了诗人在社会变迁中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香火寺:象征着宗教信仰和人们对历史的崇敬。
  2. :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德。
  3. :代表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
  4. 浮云:象征着变化无常的世事。
  5. 古月:象征着恒久不变的真理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鲁公”是指谁? A. 鲁迅
    B. 鲁肃
    C. 鲁班

  2. “树老存高节”中的“高节”指的是什么? A. 高大的树木
    B. 高尚的品德
    C. 高贵的身份

  3. 诗中提到的“古月”象征什么? A. 变化无常
    B. 恒久的智慧
    C. 现代文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静夜思》与本诗,二者均表达了对时间与历史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本诗则强调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文化传承。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大典》

以上内容为对《崇福寺大用堂乃魏文节祠旧有半床云一窗月在》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