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巢鸾凤 《燕知草》题词和梅溪》
时间: 2025-01-04 09:13: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换巢鸾凤
南国莺娇。叹嬉恬梦浅,渐远虹桥。好风偏鬓影,暗陌咽饧箫。微阳春尽去墙腰。露桃拥鬟,池台语销。黄昏懒,试静睡夜灯留照。山悄。波渺渺。襟上酒痕,前事空怀抱。记否来时,不如归矣,凄怨天涯芳草。憔悴行吟迫中年,杜鹃啼罢残英老。湖烟深,漫回头寂对霜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南国的春日景象,细腻而哀伤。诗人感叹着梦境的浅薄,远离了曾经的虹桥。微风轻拂,映照着鬓影,在幽暗的小径上轻声哼唱。春天的阳光渐渐远去,桃花露水拥簇着美人的发髻,池边的低语渐渐消散。黄昏来临,诗人懒于起身,只想在夜灯下静静入睡。山间静谧,波光粼粼,衣襟上沾染着酒痕,往事在心中空留回忆。难道你还记得来时的路吗?不如归去,凄怨地看着天涯芳草。中年时光已迫近,杜鹃的啼鸣唤起了对已逝英华的追忆。湖面烟雾缭绕,缓缓回头,孤寂地面对着霜晨。
注释
- 莺娇:指的是南国的小鸟,表现出春天的美好。
- 虹桥:象征着美好的过往。
- 鬓影:指的是人的发髻,暗示着少女的美丽。
- 暗陌:指的是幽静的小路。
- 桃拥鬟:桃花的露水缠绕在美人的发髻上,形象而生动。
- 黄昏懒:形容诗人对黄昏的惆怅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平伯(1897-1986),字希白,号懋斋,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评论家,以其婉约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是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借用春日的柔美与忧伤,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换巢鸾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国春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篇以“南国莺娇”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春意的世界,接着通过“叹嬉恬梦浅”揭示了梦境的脆弱与短暂。诗中“渐远虹桥”暗示了对美好记忆的渐行渐远的惋惜之情。
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如“微阳春尽去墙腰”与“露桃拥鬟”,生动地呈现了春天的气息与女子的娇美。诗人在“黄昏懒,试静睡夜灯留照”中表现出对静谧时光的向往与对过往岁月的无奈,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深邃,字句之间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象征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的无奈与追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过往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国莺娇:描绘南国早春的鸟鸣与生机。
- 叹嬉恬梦浅,渐远虹桥:感叹梦境的短暂与美好回忆的遥远。
- 好风偏鬓影,暗陌咽饧箫:描绘微风轻拂与幽静小路的情境。
- 微阳春尽去墙腰:春天的阳光逐渐消逝,暗示变化的无情。
- 露桃拥鬟,池台语销:桃花与水面低语,描绘春日的美丽。
- 黄昏懒,试静睡夜灯留照:黄昏的懒惰与夜灯的静谧。
- 山悄。波渺渺:山静水远,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 襟上酒痕,前事空怀抱:衣襟上的酒痕,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与惋惜。
- 记否来时,不如归矣,凄怨天涯芳草:反思旅途的意义,感叹天涯的孤独。
- 憔悴行吟迫中年:中年时光的疲惫与对青春的怀念。
- 杜鹃啼罢残英老:杜鹃的啼鸣唤起对已逝的青春的怀念。
- 湖烟深,漫回头寂对霜晓:在清晨的霜晓中回望,反映出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露桃拥鬟”,将桃花的露水比拟为美人的发髻,生动形象。
- 拟人:如“池台语销”,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对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活力。
- 虹桥: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失去的美好。
- 桃花:代表着青春与美丽,亦暗含着短暂。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杜鹃:常被视为哀伤的象征,唤起对逝去岁月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虹桥”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现实的距离
C) 未来的希望
D) 春天的开始 -
填空题:诗中“黄昏懒,试静睡夜灯留照”表达了诗人对____时光的向往。
-
判断题:诗人对春天的描写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 A) 美好的回忆
- 静谧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俞平伯的《换巢鸾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俞平伯则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俞平伯诗文全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