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巢鸾凤•送疚斋翁之广州》
时间: 2025-01-01 12:43:49意思解释
换巢鸾凤•送疚斋翁之广州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原文展示
红药阶翻。正衔泥燕老,照水鹃残。
晓烟新候火,夜月旧家山。
重门天许闭春寒。问谁雨消茶余酒阑。
平生感,渐揽镜鬓霜愁看。
花满。归缓缓。多事海风,吹梦天涯远。
故国乌衣,帝乡玄圃,沾泪征衫休浣。
心共罗浮蝶悠飏,望京应费登楼眼。
琵琶声,座中人一饷肠断。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药草阶梯上,泥土中的老燕子正在衔泥,水面上的鹃鸟栖息残留的影子。
清晨的烟雾中新火在燃烧,夜晚的明月照耀着我旧日的家乡山川。
重重的门在春寒中紧闭,问谁在雨后消磨茶余酒阑的时光。
我平生的感慨,渐渐在镜前看着鬓角的霜愁。
花开得满地,归来的步伐缓慢。海风多事,吹散了我遥远的梦。
故乡的乌衣巷,帝乡的玄圃,泪水沾湿了征衣,无法再洗。
我的心与罗浮山的蝶儿一起悠然飞舞,望京城却难得一览。
琵琶声响起,座中人听了一曲,肠断的悲伤难以自已。
注释
- 红药: 指的是红色药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衔泥燕: 燕子衔泥筑巢,寓意家庭的温暖和希望。
- 晓烟: 清晨升起的烟雾,象征着新的开始。
- 重门: 形容门扇紧闭,暗示孤独和寒冷的感觉。
- 乌衣: 指的是“乌衣巷”,是指故乡的地方,充满思乡之情。
- 琵琶声: 表达了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约1660-约1730),字汝棨,号匪石,江苏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细腻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疚斋翁前往广州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的情感交织了离别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盼,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
诗歌鉴赏
《换巢鸾凤•送疚斋翁之广州》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开篇以“红药阶翻”描绘春天的生机,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接着通过“正衔泥燕老,照水鹃残”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美好,燕子筑巢的画面引人联想到温暖的家庭。
“晓烟新候火,夜月旧家山”则通过时间的推移,体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重门紧闭,春寒料峭,象征着离别带来的孤独感。诗中提到的“问谁雨消茶余酒阑”,既表明了友人间的闲适时光,也暗示了离别后的空虚与寂寞。
后半部分,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惦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心共罗浮蝶悠飏,望京应费登楼眼”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最后以琵琶声结束,声声入耳,令人感到无尽的伤感与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清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药阶翻: 描绘春天的生机,红色药草盛开,象征新的开始。
- 正衔泥燕老,照水鹃残: 燕子衔泥筑巢,鹃鸟在水边栖息,表现了生活的温馨与无常。
- 晓烟新候火,夜月旧家山: 清晨的烟雾与夜晚的明月交替,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故乡的眷恋。
- 重门天许闭春寒: 春寒中紧闭的门,暗示孤独与离别的苦楚。
- 问谁雨消茶余酒阑: 询问谁在雨后消磨时光,表现了离别后的空虚。
- 平生感,渐揽镜鬓霜愁看: 反思自己的人生,感受到鬓角渐生的白霜,象征时光的流逝。
- 花满。归缓缓。: 形容春花盛开,归途缓慢,暗示思乡之情。
- 多事海风,吹梦天涯远: 海风带来变幻,梦境变得遥远,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
- 故国乌衣,帝乡玄圃: 思念故乡的乌衣巷与帝乡的景色,情感深厚。
- 心共罗浮蝶悠飏: 心灵与蝶儿共舞,象征理想与自由。
- 望京应费登楼眼: 望向京城,感叹希望渺茫。
- 琵琶声,座中人一饷肠断: 琵琶声动人,座中人感伤,表现离别的悲痛。
修辞手法
- 比喻: “心共罗浮蝶悠飏”比喻心灵的自由与轻盈。
- 拟人: “晓烟新候火”赋予烟雾生命,增强画面感。
- 对仗: 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如“晓烟新候火,夜月旧家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思乡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家庭、故乡的无限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 象征新生与希望。
- 燕: 代表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
- 月: 代表思乡情怀与孤独感。
- 酒: 代表友谊与闲适时光。
- 蝶: 象征自由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药阶翻”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生机与希望
- B. 离别的忧伤
- C. 友谊的珍贵
-
“琵琶声,座中人一饷肠断”中的“肠断”意指什么?
- A. 伤心
- B. 高兴
- C. 疲惫
-
诗中提到的“乌衣”指的是哪里?
- A. 作者的故乡
- B. 友人的家
- C. 京城
答案
- A. 生机与希望
- A. 伤心
- A. 作者的故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送别》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换巢鸾凤•送疚斋翁之广州》和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离别的感慨,但前者更着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登高》则是对国家与人生的沉重思索。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编者: 赵某某
- 《古典诗词鉴赏》 - 编者: 李某某
- 《陈匪石诗集》 - 编者: 陈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