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巢鸾凤 倚梅溪四声》
时间: 2025-01-04 09:39: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换巢鸾凤 倚梅溪四声
作者:唐圭璋 〔近代〕
花落春归。又鹃啼柳港,絮绕萍溪。
雨繁清梦短,午寂篆烟微。
离心争与塞云飞。曼吟掩门,柔肠九回。
欢游减,算尽换少年情味。
还记。灯影里。湖净藕深,歌罢凉生袂。
岸曲闲鸥,露桥菱女,犹念当时人否。
惆怅芳辰客天涯,乱魂空度银筝底。
晶帘垂,夜沉沉别恨怎理。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花瓣纷纷落下。又听见杜鹃在柳港啼叫,柳絮随风飘绕在萍溪上。
细雨纷飞,清梦短暂,午后的寂静中,烟火微微升起。
离愁别绪像那塞外的云朵,飞散不定。轻声吟唱掩住了门,柔肠百转千回。
欢乐的游玩减少了,算尽了年轻时的情感滋味。
还记得那灯影下,湖水清澈,藕花深处,歌声停歇后,凉意袭来。
岸边悠闲的鸥鸟,露桥上菱女,是否还记得当时的人呢?
惆怅的芳辰,客居天涯,心绪飘荡,任凭银筝低吟。
晶帘垂下,夜色沉沉,别离的恨意该如何解理?
注释:
- 杜鹃:一种鸟,常以悲鸣著称,常与离别、悲伤的主题联系在一起。
- 萍溪:萍水相逢,萍是水中漂浮的植物,象征浮生若梦。
- 篆烟:指细微的烟气,形容雨过后空气清新。
- 曼吟:柔美的吟唱。
- 凉生袂:指在歌唱结束后,衣袂随风而凉。
- 菱女:采菱的女子,象征青春与美好。
- 银筝:古琴或筝乐器,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圭璋(1876-1954),近现代诗人,生于清末,经历了民国时期,诗风受到传统诗歌的影响,兼具现代感。其诗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圭璋的人生转折时期,充满了对青春逝去的惆怅,对往昔恋情的怀念,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换巢鸾凤 倚梅溪四声》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思绪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已逝、青春不再的深刻感悟。开篇便以“花落春归”引入,既是自然的变迁,也是心境的写照。随着杜鹃的啼鸣,诗人将个人情绪与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悲壮的氛围。诗中细致的描写,如“雨繁清梦短”,不仅传达出春雨的缠绵,也暗示着梦境的脆弱与短暂。
接下来的“离心争与塞云飞”,则是对离别心情的浓烈表达,似乎在诉说着与爱人或友人的距离感。诗人用“曼吟掩门”形象地表现了他内心的柔软与脆弱,似乎在吟唱中寻求慰藉,但又被现实的孤独所困扰。
而“欢游减,算尽换少年情味”,则以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欢愉,感叹如今的失落,情感的复杂在字里行间中流淌。
最后,诗歌以沉重的情感收尾,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夜色的笼罩让人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孤独感,也让人反思如何面对内心的别恨。整首诗在层层递进中,情感愈加深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落春归:春天过去,花朵凋零,暗示美好时光的流逝。
- 又鹃啼柳港,絮绕萍溪:描绘春天的声音与景象,增添了一种忧伤的气氛。
- 雨繁清梦短:细雨纷飞,清梦却短暂,表达梦境的脆弱。
- 离心争与塞云飞:离愁别绪在心中飞扬,象征着无可追寻的情感。
- 曼吟掩门,柔肠九回:轻声吟唱,内心情感复杂,百转千回。
- 欢游减,算尽换少年情味:欢乐的游玩减少,青春的情感也随之消逝。
- 还记:引导回忆,感叹灯影下的往事。
- 惆怅芳辰客天涯:对逝去时光的惆怅,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花落春归”用花的凋零比喻春天的逝去。
- 拟人:“曼吟掩门”赋予吟唱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岸曲闲鸥,露桥菱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光流逝、青春消逝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思考,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伤感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青春与美好。
- 杜鹃:象征离别与哀伤。
- 清梦:象征美好的愿望和短暂的梦境。
- 银筝: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花落春归”表达的是哪种情感?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杜鹃”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离别
- C. 富贵
-
“曼吟掩门”中的“曼吟”指的是什么?
- A. 大声歌唱
- B. 轻声吟唱
- C. 狂欢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唐圭璋的《换巢鸾凤》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摹,而唐圭璋则在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中,展现了更为沉重的离别情怀。
参考资料:
- 《唐圭璋诗词集》
- 《近现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