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时间: 2025-01-19 14:52:27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

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
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白话文翻译:

洛阳曾经沦陷,胡人的马踏入了潼关。
天子刚开始感到愁苦,百姓的脸上都显得悲惨的分别。
清脆的笳声离开了宫阙,华丽的车盖驶出了关山。
老百姓依然流泪,龙髯(指皇帝)幸好还能再攀。

注释:

字词注释:

  • :昔日,过去。
  • 陷没:沦陷、失陷。
  • 胡马:指北方民族的马,象征敌人入侵。
  • 潼关:古代重要的关隘,位于今陕西省。
  • 天子:指皇帝。
  • 愁思:忧愁的思念。
  • 惨别颜:悲惨的离别面容。
  • 清笳:清脆的笳声,古乐器。
  • 翠盖:华丽的车帷。
  • 关山:指山关,象征边境。
  • 故老:老百姓。
  • 流涕:流泪。
  • 龙髯:指皇帝的胡须,象征权威。

典故解析:

  • 洛阳:唐代的都城,象征着国家的中心和繁荣。
  • 潼关:作为山西与陕西的战略要地,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焦点。
  • 清笳:笳声常与送别、离愁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其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人道主义思想而闻名,诗风多样,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洛阳沦陷,国家动荡,诗人深感国家的悲哀与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及对天子的忧虑。

诗歌鉴赏:

《洛阳》是杜甫在国家动乱时写的一首诗,通过描绘洛阳沦陷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诗歌开篇即提到洛阳的沦陷,唤起读者对往昔繁华的追忆,随后“胡马犯潼关”则直接呈现出敌人入侵的紧迫感,带来一种无奈与悲哀的情绪。

接下来的“天子初愁思”,不仅表达了皇帝的忧虑,也反映了国家动荡带来的不安。此时百姓“惨别颜”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楚与离愁,情感真实而又沉重。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则通过音乐与车盖的意象,暗示了军事行动的展开,国家的安宁已不复存在,诗人在此处充满了无奈与悲伤。“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则将目光转向了老百姓的无助与对未来的渴望,“龙髯”不仅是对天子的尊称,更是希望与信任的象征。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对人民的关怀,展现出杜甫作为“诗圣”的伟大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洛阳昔陷没:表达历史的沧桑,洛阳曾是繁华的都城,如今却沦陷。
  2. 胡马犯潼关:敌人入侵,象征国家的危机。
  3. 天子初愁思:天子因国事感到忧愁,体现了国家的动荡。
  4. 都人惨别颜:百姓因战乱而面临离别,情感悲痛。
  5. 清笳去宫阙:笳声离开,表示宫廷的安宁被打破。
  6. 翠盖出关山:华丽的车盖出发,象征着前往战场的决策。
  7. 故老仍流涕:老百姓依旧流泪,表现出人民的悲惨与无奈。
  8. 龙髯幸再攀:希望天子能再次振兴国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髯”象征着权威与希望。
  • 对仗:如“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洛阳、潼关等地名不仅具实地意义,亦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重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国家沦陷、百姓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故国、人民的深切关怀与忧虑。诗人以个人情感映射时代变迁,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阳:繁华与沦陷,象征国家命运。
  • 胡马:外敌入侵的象征,带来动荡。
  • 清笳与翠盖:音乐与车盖,暗示宫廷生活与战争的交替。
  • 故老:老百姓的泪水,体现人民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洛阳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繁华的都城
    B. 动荡的战争
    C. 诗人的故乡
    D. 以上皆是

  2. “胡马犯潼关”中“胡马”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马? A. 汉族
    B. 唐族
    C. 北方民族
    D. 南方民族

  3. 诗中“清笳去宫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
    D. 忧虑

答案:

  1. D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人民的关怀。
  • 《兵车行》:描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主题相似。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洛阳》: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但《登高》更多表现个人的孤独感,而《洛阳》则侧重于国家与百姓的命运。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