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寺耸山椒,公堂去不遥。
寻僧忘俗虑,盘道出尘嚣。
疏箔卷烟雾,明时望泬漻。
渔翁江上立,指我在云霄。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寺庙中,青翠的山椒树耸立,公堂(寺庙的大厅)距离这里并不遥远。我寻觅僧人,忘却世俗的烦恼,沿着盘绕的小路走出尘世的喧嚣。稀疏的帘幕卷起烟雾,明亮的时光中我眺望着澄澈的江水。渔翁在江上伫立,指着我在云霄之上。
注释:
- 古寺:指古老的寺庙。
- 山椒:一种植物,常用于形容环境的清幽。
- 公堂:寺庙内的正厅。
- 寻僧:寻找和尚,表明对佛法的向往。
- 盘道:蜿蜒的小路,象征着出世之路。
- 尘嚣:世俗的喧嚣与纷扰。
- 疏箔:稀疏的帘幕。
- 泬漻:澄清的水波,形容水面平静而明亮。
- 渔翁:指在江边垂钓的渔民,象征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开,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磐石》创作于诗人对世俗烦恼感到厌倦,渴望超脱的时期。古寺的宁静与对僧人的寻觅,反映了他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诗歌鉴赏:
《磐石》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渴望超脱尘世的作品。诗的开篇以“古寺耸山椒”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古寺的存在不仅是一种地理的描绘,更是精神上的寄托。接着“公堂去不遥”一语,暗示着诗人并未完全脱离世俗,但又对佛法的向往愈发强烈。接下来的“寻僧忘俗虑”,表达了他在寻求心灵寄托时的决心,抛开尘世的纷扰,走向内心的宁静。
后半部分的“疏箔卷烟雾”与“明时望泬漻”,则通过意象的交替显示出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平和。最后的“渔翁江上立”,渔翁的形象象征着一种恬淡的生活方式,他指着在云霄的诗人,似乎是在传达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脱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寺耸山椒:描绘古老寺庙的安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 公堂去不遥:暗示与世俗生活的距离,并非完全脱离。
- 寻僧忘俗虑:表明诗人内心渴望追寻佛法,抛弃烦恼。
- 盘道出尘嚣:通过小路的意象,表现出逃离尘世喧嚣的愿望。
- 疏箔卷烟雾:描绘寺庙的宁静,似乎卷起的烟雾增加了神秘感。
- 明时望泬漻:强调对自然的向往,水波的明亮象征内心的澄明。
- 渔翁江上立:渔翁形象表现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 指我在云霄:渔翁的指引象征着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渔翁与自己相比,象征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寻僧忘俗虑,盘道出尘嚣”,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意象:通过“古寺”“渔翁”等意象,体现出超越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寺:象征精神的归宿。
- 山椒:自然的清幽,暗示内心的平和。
- 渔翁:闲适的生活状态,寄托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古寺”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现代建筑
- B. 自然环境
- C. 精神寄托
-
“寻僧忘俗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世俗的依恋
- B. 对佛法的向往
- C. 对生活的不满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泊船瓜洲》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柳开《磐石》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柳开的诗更强调对世俗的超脱,而王维则表现出更深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柳开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