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乐府十篇 其六 帝高辛氏之乐歌》
时间: 2025-01-06 03:00:21意思解释
补乐府十篇 其六 帝高辛氏之乐歌
原文展示
时雨濛濛,自西及东。
日月所至,罔不率从。
田有黍稷,原有榛栗。
尊卑秩秩,民有家室。
惟川冲冲,惟山崇崇。
允执厥中,臻于大同。
白话文翻译
时常细雨纷纷,自西而东洒落。
日月照耀之处,万物皆随之而生。
田间长有黍稷,山原上有榛栗。
尊卑有序,百姓都安居乐业。
河流奔腾,山岳巍峨。
只要持中道,便能达到大同的境界。
注释
字词注释
- 时雨:指时而降落的细雨,象征滋润万物。
- 濛濛:形容雨势细而密。
- 黍稷:指谷类作物,象征丰收。
- 榛栗:指山中的榛子和栗子,象征自然的富饶。
- 尊卑秩秩:指社会的等级井然有序。
- 川冲冲:形容河流奔腾不息。
- 山崇崇:形容山峰高耸。
典故解析
“帝高辛氏”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代表着理想的统治者和社会和谐的愿景。大同则是指社会的理想状态,人人平等、和谐共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精于诗文,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理想的自然和社会景象,表达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鉴赏
《帝高辛氏之乐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开篇“时雨濛濛,自西及东”,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图景,细雨滋润大地,象征着丰收的希望。这种自然的和谐与人类社会的秩序相呼应,接着提到“田有黍稷,原有榛栗”,展现了自然的富饶和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诗中“尊卑秩秩,民有家室”,更是突出了社会的有序与和谐,暗示着理想社会的构建需要尊重与平等。最后的“允执厥中,臻于大同”则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只要坚持中庸之道,社会便能达到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社会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时雨濛濛,自西及东:细雨如丝,从西边洒向东边,开头便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
- 日月所至,罔不率从:日月照耀的地方,万物皆顺应自然规律,象征着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 田有黍稷,原有榛栗:田地里有谷物,山坡上有榛子、栗子,展现自然的富饶与人们的劳动成果。
- 尊卑秩秩,民有家室:社会中尊卑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强调社会稳定与和谐。
- 惟川冲冲,惟山崇崇:河流奔腾不息,山峰巍峨,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 允执厥中,臻于大同:强调中庸之道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关键,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尊卑秩秩,民有家室”,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社会理想相联系,展现出诗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 排比:如“惟川冲冲,惟山崇崇”,加强了语句的气势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描绘一个理想的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倡导中庸之道,以达到大同的社会理想,反映出诗人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滋润与生机,预示着希望与丰收。
- 田、原:自然的富饶,代表着人们的辛勤劳动和美好的生活。
- 尊卑:社会的秩序与和谐,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 川、山:自然的壮美,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恒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时雨濛濛”意指什么? a) 细雨纷飞
b) 大雨倾盆
c) 干旱少雨
答案:a -
“尊卑秩秩”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a) 混乱无序
b) 和谐稳定
c) 贫富差距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大同”是指什么?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理想
c) 个人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展现和谐美好的意境。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契合。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社会和谐的渴望,但曹勋的诗更侧重于理想化的自然与社会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现实中的苦难和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便于读者理解和欣赏。
- 《古典文学常识》:对古诗词的背景、风格和主题进行详细介绍,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