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送春前一日湖上泛舟即事用史邦卿韵》

时间: 2025-01-01 15:58:30

紫兰香重围清粉。

倩柳弹开酒晕。

明蟾恰与珠楼近。

行到红桥又隐。

湖山放浩歌狂饮。

呆宋玉逢花懒问。

春风不管罗衫恨。

明日流莺欲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杏花天 送春前一日湖上泛舟即事用史邦卿韵
作者: 龚鼎孳 〔明代〕

紫兰香重围清粉。
倩柳弹开酒晕。
明蟾恰与珠楼近。
行到红桥又隐。
湖山放浩歌狂饮。
呆宋玉逢花懒问。
春风不管罗衫恨。
明日流莺欲尽。

白话文翻译:

一阵紫兰的香气浓郁,环绕在清新的桃花粉色之中。
柳树轻轻摇曳,仿佛在拨动酒杯中的酒晕。
明亮的月亮正好与珠楼相对,
我行至红桥,却又隐没在景色中。
湖光山色,尽情放声高歌,痛快地痛饮。
懒得问宋玉,花香如此迷人。
春风不管我对衫子的怨恨,
明天流莺即将绝唱。

注释:

  • 紫兰:一种花,香气浓郁。
  • 清粉:指桃花的粉色,清新而美丽。
  • 倩柳:美丽的柳树。
  • 酒晕:指酒的醉意,形象地描绘出饮酒后的情态。
  • 明蟾:明亮的月亮,蟾蜍是古代传说中与月亮有关的动物。
  • 珠楼:指楼阁,象征着美丽的景色。
  • 红桥:指红色的桥,在诗中是一个景点。
  • 宋玉: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因其才华而著称。
  • 罗衫:轻薄的衣衫,象征春天的温暖。
  • 流莺:指黄莺,春天时常鸣唱的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鼎孳,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及个人情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乘舟于湖上,感受春日的美好,表达对即将离去的春天的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杏花天》是一首极具春意的诗作,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在诗中,龚鼎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面上紫兰的芬芳与桃花的娇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通过“倩柳弹开酒晕”的描写,传达出春天带来的醉人感觉,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带有淡淡的忧伤,尤其是最后两句“春风不管罗衫恨,明日流莺欲尽”,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惋惜。春风无情,人虽醉心于美景,但终究难以阻挡时间的流逝。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和思考,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兰香重围清粉:描绘春天的花香与色彩,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 倩柳弹开酒晕:柳树的柔美与酒的醉意交融,形成了轻松的春日情景。
  • 明蟾恰与珠楼近:月亮与楼阁近在咫尺,象征着美好的夜景。
  • 行到红桥又隐:游览途中,红桥的美丽景致让人流连忘返。
  • 湖山放浩歌狂饮:在自然景色中,尽情歌唱与畅饮,表现出豪放的个性。
  • 呆宋玉逢花懒问:诗人自嘲不如宋玉那样才华横溢,懒得询问花的美丽。
  • 春风不管罗衫恨:春风无情,尽管心中怨恨,但春天依然来临。
  • 明日流莺欲尽: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流莺的歌声也将消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倩柳弹开酒晕”,将柳树与酒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春风被赋予感情,表现出无情的一面。
  • 对仗:如“明蟾恰与珠楼近”,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消逝的惋惜,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兰: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芬芳。
  • 柳树:常与柔美、温暖相关联。
  • 明蟾:象征光明与宁静的夜晚。
  • 红桥:代表着美丽的景色与回忆。
  • 流莺:象征着春天的歌唱与生命力。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展现的春日美景,富有生动的色彩和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蟾”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星星
    C. 太阳

  2. “倩柳弹开酒晕”中的“倩柳”是指什么? A. 美丽的柳树
    B. 绿色的草地
    C. 一种酒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惋惜?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到来
    C. 雪花的消融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龚鼎孳的《杏花天》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后者则表现了孤独与哲思。

解读:两首诗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感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