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本意》
时间: 2025-01-01 16:00: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鸦啼金井纱窗晓。
掩重门梦回人悄。
杏花一夜齐开了。
付与斜阳芳草。
曲江宴轮啼久杳。
玉楼人眠多起少。
枝上红香看渐耗。
那更卖花声到。
白话文翻译:
清晨,乌鸦在金色的井边啼叫,纱窗透出微微的光亮。我轻轻关上重门,梦中醒来却发现四周静悄悄的。杏花在一夜之间盛开,映衬着斜阳和芳草。曲江的宴席上,酒杯轮换,却听不到欢声笑语。玉楼之中,人们大多沉睡,很少有人起身。树枝上的红香渐渐消散,何况那卖花的声音已经传来。
注释:
- 鸦啼:乌鸦叫声,通常象征着清晨的到来。
- 金井:古代的井,可能指富贵人家的井。
- 重门:指厚重的门,暗示着隔绝与外界的联系。
- 齐开:同时开放,表现杏花的盛况。
- 曲江:指长安的曲江地区,是当时著名的游乐场所。
- 玉楼:指高楼,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居住的地方。
- 红香:指杏花的香气。
典故解析:
- 曲江宴:曲江是唐代著名的游乐地,诗人常在此举办宴会,吟唱作乐。
- 杏花:在中国文化中,杏花常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美好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令仪,清代诗人,生于1700年左右,著有多首诗词,风格清新雅致,常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
《杏花天》创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些许孤独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杏花天》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春日的杏花盛景时,渗透了淡淡的忧伤。开篇的“鸦啼金井纱窗晓”,生动地勾画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乌鸦的啼叫与金色的井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掩重门梦回人悄”则将读者带入一种孤寂的氛围,重门背后的安静与外面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考。
接下来的“杏花一夜齐开了”,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命力,杏花的盛开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而“付与斜阳芳草”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斜阳将光辉洒在芳草上,透出一丝忧伤的美感。
“曲江宴轮啼久杳”描写了宴席上的冷清,曲江作为游乐之地,却因人们的沉睡而显得格外寂寞。最后几句“枝上红香看渐耗,那更卖花声到”,则把目光转向了杏花的衰败与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引入了卖花的声音,暗示着生活的继续。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以及内心孤独的思考,情感细腻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鸦啼金井纱窗晓:描绘清晨时分,乌鸦的叫声唤醒了沉睡的人,形成对比。
- 掩重门梦回人悄:关上门,梦中醒来,四周寂静,突出孤独感。
- 杏花一夜齐开了:杏花在一夜之间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繁荣。
- 付与斜阳芳草:斜阳照耀,芳草陪衬,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
- 曲江宴轮啼久杳:宴席上冷清,欢声笑语不再,体现生活的无奈。
- 玉楼人眠多起少:高楼之中,沉睡的人多,起身的人少,反映人们的麻木与沉醉。
- 枝上红香看渐耗:杏花的香气渐渐消散,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将过去。
- 那更卖花声到:卖花声响起,生活依然继续,带出一种无奈与现实。
修辞手法:
- 对比:清晨的生机与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意象:杏花、斜阳、乌鸦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浓厚的春天氛围与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杏花的开放与凋零,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反映了个人生活的孤独与社会的繁华。
意象分析:
- 杏花:象征春天、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鸦啼:象征清晨与新的开始,同时也带有一丝悲凉。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 曲江:代表欢乐与繁华的场所,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鸦啼金井纱窗晓”意指: A. 清晨的宁静
B. 晚上的喧嚣
C. 正午的阳光
D. 黄昏的安静 -
“杏花一夜齐开了”中的“齐开”表示: A. 同时盛开
B. 逐渐开放
C. 未开花
D. 只开一朵 -
诗中提到的“曲江”主要是指: A. 一条河流
B. 一个游乐场所
C. 一座山
D. 一片森林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 李白《赠花卿》:通过花的意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令仪的《杏花天》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但《杏花天》更注重自然的描绘,而《静夜思》则更强调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关于清代诗人的综合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对古诗词的深入分析与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