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长芳洲没,风生钓艇横。
偶寻东埭去,却作北村行。
宿鸟昏方定,流萤雨更明。
归来未觉晚,传漏下重城。
白话文翻译:
水面延绵,芳草萋萋,船在风中横漂。
偶然寻访东边的岸埭,却意外地走到了北边的村庄。
栖息的鸟儿在黄昏时分才安静下来,流动的萤火虫在雨中显得更加明亮。
归来时还未发现已是夜晚,钟声在厚重的城墙下悄然响起。
注释:
- 芳洲:指长满芳草的洲滩。
- 钓艇:指用来钓鱼的小船。
- 东埭:东边的岸埭。
- 北村:北边的村庄。
- 宿鸟:夜晚归巢的鸟。
- 流萤:指在夜间飞舞的萤火虫。
- 传漏:指传来钟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而深情,常以自己对国家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为题材。陆游的诗作数量庞大,涵盖了山水、田园、边塞等多种题材。
创作背景:
《泛舟》写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水乡景色,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泛舟》是陆游在晚年时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全诗以小舟泛于水面为引子,描绘了河水与芳洲相连的美丽情境,诗中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心境相得益彰,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诗的开头“水长芳洲没,风生钓艇横”用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水面延展,芳草荡漾,船只在微风中漂浮,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画面。接着转到“偶寻东埭去,却作北村行”,表达了诗人在游览中随意而行的乐趣,以及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宿鸟昏方定,流萤雨更明”中,诗人通过描绘黄昏时分归巢的鸟儿和在雨中闪烁的萤火虫,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夜晚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韵味和生命的灵动。最后一句“归来未觉晚,传漏下重城”则以钟声作为结尾,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长芳洲没:水流延绵,芳草荡漾,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水乡景色。
- 风生钓艇横:微风吹拂,小船在水面上悠然自得,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 偶寻东埭去:偶然间前往东边的岸埭,表达了随性而行的态度。
- 却作北村行:意外到了北边的村庄,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
- 宿鸟昏方定:黄昏时分,归巢的鸟儿静止下来,体现了自然的宁静。
- 流萤雨更明:雨中流动的萤火虫显得更加明亮,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 归来未觉晚:回来的时候未意识到已是夜晚,反映了诗人沉醉于自然之中。
- 传漏下重城:钟声在厚重的城墙下响起,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水长芳洲没”描绘了柔和的自然环境。
- 拟人:将“宿鸟”与“流萤”赋予了生命的特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音韵协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追求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生命与流动,代表着诗人的心境和情感的变化。
- 芳洲:象征自然之美,代表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钓艇:象征闲适与自由,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 宿鸟:象征归属与宁静,传达了对自然的亲近。
- 流萤:象征生命的闪光与短暂,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水长芳洲没”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 A. 荒凉的山野
- B. 美丽的水乡
- C. 繁华的城市
- D. 荒废的田地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宿鸟”是在__时分归巢的。
-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消极情绪。 (对/错)
答案:
- B
- 黄昏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清照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诗词对比:
- 《舟夜书所见》:郑燮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这两首诗与陆游的《泛舟》都有山水田园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