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韵答原博》
时间: 2025-01-04 12:40: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坡书新价踊如山,珷石何堪报玉环。榻遍吴笺犹送锦,搦残湘管半无斑。文心捧处惭施女,笔阵围时困楚般。石底老蟆如可学,爬沙双手不辞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困境。诗中,“坡书新价踊如山”比喻新作的价值高涨如山,“珷石何堪报玉环”则表达了诗人自谦其作品无法与珍贵之物相比。“榻遍吴笺犹送锦”和“搦残湘管半无斑”描绘了诗人不断创作,笔墨几乎耗尽的情景。“文心捧处惭施女”和“笔阵围时困楚般”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自我怀疑和困境。最后两句“石底老蟆如可学,爬沙双手不辞顽”则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愿意学习的态度。
注释:
- 坡书:指诗人的新作。
- 珷石:一种美玉,此处比喻诗人的作品。
- 玉环:珍贵的玉器,比喻高价值的文学作品。
- 吴笺:吴地产的纸,此处指诗人的文稿。
- 湘管:湘竹制成的笔,此处指诗人的笔。
- 文心:指文学创作的心思。
- 施女:指西施,比喻美的事物。
- 笔阵:指文学创作的氛围或环境。
- 楚般:指楚地的风格,此处比喻困境。
- 老蟆:指蟾蜍,比喻平凡或低贱的事物。
- 爬沙:指蟾蜍爬行的样子,比喻艰难的努力。
诗词背景: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创作过程中,面对文学创作的困难和自我怀疑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困境的坚韧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诗中,“坡书新价踊如山”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新作的自豪,也暗示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珷石何堪报玉环”则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作品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虽有才华,但作品仍无法与珍贵之物相比。后几句通过对文具的描述,如“榻遍吴笺犹送锦”和“搦残湘管半无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不断创作,笔墨几乎耗尽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执着和投入。最后两句“石底老蟆如可学,爬沙双手不辞顽”则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愿意学习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
诗词解析:
- “坡书新价踊如山”:比喻新作的价值高涨如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新作的自豪。
- “珷石何堪报玉环”:自谦其作品无法与珍贵之物相比,体现了诗人的谦逊。
- “榻遍吴笺犹送锦”:描绘了诗人不断创作,文稿遍布的情景。
- “搦残湘管半无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笔墨几乎耗尽的情景。
- “文心捧处惭施女”: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自我怀疑。
- “笔阵围时困楚般”:比喻诗人在文学创作中遇到的困境。
- “石底老蟆如可学,爬沙双手不辞顽”: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愿意学习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坡书新价踊如山”和“珷石何堪报玉环”。
- 拟人:如“文心捧处惭施女”。
- 对仗:如“榻遍吴笺犹送锦”和“搦残湘管半无斑”。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困境,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 坡书:新作,比喻文学作品的价值。
- 珷石:美玉,比喻诗人的作品。
- 玉环:珍贵的玉器,比喻高价值的文学作品。
- 吴笺:文稿,比喻诗人的创作。
- 湘管:笔,比喻诗人的工具。
- 老蟆:蟾蜍,比喻平凡或低贱的事物。
- 爬沙:蟾蜍爬行的样子,比喻艰难的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坡书新价踊如山”比喻的是什么? A. 新作的价值高涨如山 B. 山的新价值 C. 新作的价格 D. 山的新作
-
“珷石何堪报玉环”中的“珷石”和“玉环”分别比喻什么? A. 诗人的作品和珍贵之物 B. 美玉和玉器 C. 诗人的作品和文学作品 D. 美玉和文学作品
-
“文心捧处惭施女”中的“施女”指的是谁? A. 西施 B. 施耐庵 C. 施琅 D. 施公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东阳的其他诗作,如《秋兴八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进行对比,如《春望》等,探讨不同朝代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明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