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玉泉送王元勋还南京席上作》

时间: 2025-01-04 12:25:45

九曲峰前一派过,谁将壮士挽银河。

天池倒浸空中影,地脉潜通洞底波。

诗骨照来先见瘦,醉颜醒后不成酡。

因逢玉兔泉边客,欲斗清泠奈远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曲峰前一派过,谁将壮士挽银河。 天池倒浸空中影,地脉潜通洞底波。 诗骨照来先见瘦,醉颜醒后不成酡。 因逢玉兔泉边客,欲斗清泠奈远何。

白话文翻译

在九曲峰前,一条溪流蜿蜒而过,是谁能像壮士一样挽起银河? 天池的水倒映着空中的影子,地脉暗中与洞底的波涛相连。 诗人的风骨在光照下显得更加瘦削,醉后的面容醒来后不再红润。 因为遇到了在玉兔泉边的客人,想要比试清凉却无奈距离遥远。

注释

  • 九曲峰:形容山峰曲折多姿。
  • 一派:一条溪流。
  • 壮士挽银河:比喻壮士的力量或壮举。
  • 天池:高山上的湖泊,此处比喻清澈的水源。
  • 地脉:地下的水脉。
  • 诗骨:诗人的风骨,指诗人的气质和风格。
  • 醉颜:醉酒后的面容。
  • 玉兔泉:泉水的名称,可能与传说中的玉兔有关。
  • 清泠:清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南长沙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对明代文学有较大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送别友人王元勋回南京的宴席上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九曲峰前一派过”和“天池倒浸空中影”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而“诗骨照来先见瘦”和“醉颜醒后不成酡”则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风骨。最后两句“因逢玉兔泉边客,欲斗清泠奈远何”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清凉之境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曲峰前一派过”:描绘了山峰曲折、溪流蜿蜒的自然景象。
  2. “谁将壮士挽银河”:用壮士挽银河的比喻,形容溪流的壮丽和力量。
  3. “天池倒浸空中影”:通过天池倒映空中的影子,展现了水面的清澈和宁静。
  4. “地脉潜通洞底波”:地脉与洞底波涛相连,形容水流的深远和神秘。
  5. “诗骨照来先见瘦”:诗人的风骨在光照下显得更加瘦削,反映了诗人的气质和风格。
  6. “醉颜醒后不成酡”:醉酒后的面容醒来后不再红润,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
  7. “因逢玉兔泉边客”:遇到了在玉兔泉边的客人,引出了与友人的相遇。
  8. “欲斗清泠奈远何”:想要比试清凉却无奈距离遥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清凉之境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壮士挽银河”、“天池倒浸空中影”。
  • 拟人:如“地脉潜通洞底波”。
  • 对仗:如“诗骨照来先见瘦,醉颜醒后不成酡”。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融合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清凉之境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曲峰:山峰曲折多姿。
  • 天池:清澈的水源。
  • 地脉:地下的水脉。
  • 诗骨:诗人的风骨。
  • 玉兔泉:清凉的泉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曲峰前一派过”中的“一派”指的是什么? A. 一条溪流 B. 一片云彩 C. 一阵风 D. 一群人

  2. “谁将壮士挽银河”中的“挽银河”比喻什么? A. 壮士的力量 B. 银河的美丽 C. 溪流的壮丽 D. 诗人的风骨

  3. “天池倒浸空中影”中的“天池”比喻什么? A. 高山上的湖泊 B. 清澈的水源 C. 空中的云彩 D. 地下的水脉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壮丽的瀑布景象,与本诗的自然景观有相似之处。
  • 杜甫《登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词对比

  • 李白《望庐山瀑布》与本诗的自然景观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自然美景和诗人情感。
  • 杜甫《登高》与本诗的个人情感对比,表达了不同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诗歌风格和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