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亡友同记室在系所诗次韵》

时间: 2025-01-04 07:13:22

拟出罝罗再卜邻,死生俄判两吟身。

百年岂料逢今日,四海何由见此人。

吴地有园花已尽,楚山无冢草空春。

一篇幽愤时时读,风雨寒灯夜独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拟出罝罗再卜邻,死生俄判两吟身。 百年岂料逢今日,四海何由见此人。 吴地有园花已尽,楚山无冢草空春。 一篇幽愤时时读,风雨寒灯夜独亲。

白话文翻译:

我本打算离开困境,再次选择邻居, 生死突然分开,我们两个吟诗的身体。 百年间怎能预料到今天会相遇, 四海之内如何能再见到这个人。 吴地的花园里花儿已经凋谢, 楚山的坟墓上草儿空自生长在春天。 一篇充满幽怨和愤懑的诗,我时常读它, 在风雨交加、寒灯独照的夜晚,我独自亲近它。

注释:

  • 罝罗:捕鸟的网,比喻困境。
  • 卜邻:选择邻居。
  • 俄判:突然分开。
  • 吟身:指诗人自己。
  • 吴地:指江苏一带。
  • 楚山:指湖北一带。
  • 幽愤:深藏的怨恨和愤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是高启为怀念已故友人同记室而作,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自身孤独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高启得知亡友同记室去世后的悲痛中创作的,诗中充满了对亡友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亡友的怀念,表达了生死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百年岂料逢今日,四海何由见此人”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吴地花园和楚山坟墓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生死离别的主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怀旧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拟出罝罗再卜邻”,表达了诗人原本打算摆脱困境,重新选择邻居的愿望,但生死的突然分离打破了这一计划。
  • 次句“死生俄判两吟身”,直接点明了生死的分离,两个吟诗的身体再也无法相聚。
  • 第三句“百年岂料逢今日”,表达了诗人对与亡友相遇的意外和感慨。
  • 第四句“四海何由见此人”,进一步强调了亡友的不可再见。
  • 第五句“吴地有园花已尽”,通过吴地花园的凋零,象征了友情的消逝。
  • 第六句“楚山无冢草空春”,以楚山坟墓上的草儿空自生长,暗示了亡友的孤独和无人问津。
  • 最后两句“一篇幽愤时时读,风雨寒灯夜独亲”,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孤独的夜晚通过阅读亡友的诗作来亲近亡友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罝罗”比喻困境,“吴地有园花已尽”比喻友情的消逝。
  • 对仗:如“死生俄判两吟身”中的“死生”与“两吟身”形成对仗。
  • 象征:如“楚山无冢草空春”中的“草空春”象征亡友的孤独和无人问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亡友的怀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罝罗、吴地、楚山、花已尽、草空春。
  • 解释:罝罗象征困境,吴地和楚山分别代表江苏和湖北,花已尽和草空春分别象征友情的消逝和亡友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拟出罝罗再卜邻”中的“罝罗”比喻什么? A. 困境 B. 自由 C. 邻居 D. 花园

  2. 诗中“死生俄判两吟身”表达了什么? A. 生死的分离 B. 吟诗的快乐 C. 身体的健康 D. 邻居的选择

  3. 诗中“吴地有园花已尽”象征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友情的消逝 C. 花园的美丽 D. 困境的结束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梦李白二首》:表达了对已故友人李白的怀念。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亡妻的怀念,表达了生死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高启的《得亡友同记室在系所诗次韵》与杜甫的《梦李白二首》都表达了对亡友的怀念,但高启的诗更加注重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友人品质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全部诗作,是研究高启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