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辘轳千转劳筋力,
待得甘泉渴杀人。
且共山麋同饮涧,
玉沙铺底浅磷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井水的取水过程,劳动者需要千百次地转动辘轳,费力气去提水,直到能喝到甘甜的泉水,那种渴望几乎让人窒息。诗人还希望与山中的麋鹿一同饮水,水底的玉沙闪耀着微光,清澈的泉水仿佛能够映出心灵的宁静。
注释
- 辘轳:一种古代的取水工具,转动时需要耗费很大力气。
- 甘泉:甘甜的泉水。
- 渴杀人:形容极度的口渴。
- 山麋:生活在山中的麋鹿。
- 玉沙:形容水底的沙子光滑如玉。
- 磷磷: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殷尧藩,唐代诗人,字安道,号子真,晚号云岭,生于公元八世纪,具体生卒年不详。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新昌井是一首描写井水取水过程的诗,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对水源的渴望。在那个农业社会,水是生命之源,诗中通过井水的取水,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新昌井》通过生动的描绘,将取水的艰辛与人们对甘甜泉水的渴望相结合,展现了生活的真实面貌。首句“辘轳千转劳筋力”直接刻画了劳动者的辛苦,转动辘轳的动作不仅是一种物理劳动,更是对生命力的考验。接下来的“待得甘泉渴杀人”则将这种辛苦的结果与渴望的紧迫感结合,突显出人们对水源的渴求,仿佛生命在这一刻悬于一线。
后两句“且共山麋同饮涧,玉沙铺底浅磷磷”则从辛劳的现实中抽离,带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山麋的出现,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鲜活,而“玉沙”和“磷磷”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清水的纯净与美丽,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与宁静。
整首诗在对比中透出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人类对水源的依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不仅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辘轳千转劳筋力:描绘提水的艰辛,强调劳动的辛苦。
- 待得甘泉渴杀人:表达出对水的渴望,渴望得近乎绝望。
- 且共山麋同饮涧:希望与自然生灵共享清泉,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玉沙铺底浅磷磷:细腻描绘水底的美丽光景,营造出清幽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取水过程比作艰难的探索,突出劳动的艰辛。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表现出辛苦与美好的对比。
- 意象:诗中运用了“辘轳”、“甘泉”、“山麋”、“玉沙”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中艰难与美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辘轳:象征生活的劳作与艰辛。
- 甘泉:象征生命的滋养与希望。
- 山麋:象征自然的灵动与自由。
- 玉沙:象征纯净与美好,映衬出自然的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辘轳千转劳筋力”中的“辘轳”指什么? a) 一种饮水工具
b) 一种交通工具
c) 一种农具
d) 一种乐器 -
诗中提到的“甘泉”象征着什么? a) 知识
b) 财富
c) 生命之源
d) 快乐 -
“玉沙铺底浅磷磷”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粗糙的沙子
b) 清澈的水面
c) 美丽的星空
d) 破败的山丘
答案
- a) 一种饮水工具
- c) 生命之源
- b) 清澈的水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殷尧藩的《新昌井》更注重对自然的描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前者强调豪情壮志,后者则体现了对日常生活的细腻关照与对自然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