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许浑秀才》
时间: 2025-01-19 20:08: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木惊秋叶渐稀,静探造化见玄机。
眼前谁悟先天理,去后还知今日非。
树拥秣陵千嶂合,云开萧寺一僧归。
汉廷累下征贤诏,未许严陵老钓矶。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惊悸中,万木的叶子渐渐稀疏,静静地观察自然的变化,领悟其中的奥妙。眼前有谁能领悟那先天的道理?未来的事情,又能有多少人知道今天的非?树木环绕着秣陵,千山汇聚在一起,云层散开,萧寺中一位僧人回归。汉朝的皇帝多次下诏征求贤才,却没有准许严陵的老钓者去钓鱼。
注释
- 万木:形容众多的树木。
- 惊秋:指秋天来临时的景象,令人震惊或感慨。
- 造化:自然界的变化,常指自然的奥秘。
- 先天理:先天的道理或法则。
- 秣陵:古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
- 萧寺:指一种清静的寺庙。
- 汉廷:指汉朝的朝廷。
- 征贤诏:征召贤能的诏书。
- 严陵:古代地名,今江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殷尧藩(公元810年-865年),字子长,号亦山,唐代诗人,生于江苏,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士人们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与理想追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许浑秀才》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中,殷尧藩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奥秘的思考。开篇“万木惊秋叶渐稀”,以秋天的景象引入,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静探造化见玄机”,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探究,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眼前谁悟先天理,去后还知今日非”两句,表达了对人类认知局限性的深刻反思。人们常常无法理解生活的真谛,而未来的事情则更是难以预知。诗人在此不仅在探讨自然法则,也在引申至人生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思索。
后两句则转向具体的场景描绘,描写树木围绕秣陵,云开萧寺,一位僧人归来,构建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似乎暗示着回归自然的理想。而“汉廷累下征贤诏,未许严陵老钓矶”则转向现实,表现了士人面临的困境,尽管朝廷多次征求贤才,但仍未能允许老者去追求自己的渔乐,反映了士人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哲思之间,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自然的喜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木惊秋叶渐稀:描绘秋天来临,树木的叶子逐渐变得稀少,表现出自然的变化。
- 静探造化见玄机:静静地观察自然,试图领悟其奥妙,表现出对自然法则的思考。
- 眼前谁悟先天理:在此时此刻,有谁能领悟到先天的道理?
- 去后还知今日非:未来的事情,谁能知道今天的判断是否正确?
- 树拥秣陵千嶂合:描绘树木环绕的秣陵,千山汇聚的壮丽景象。
- 云开萧寺一僧归:云层散开,寺庙宁静,一位僧人归来,暗示归隐的理想。
- 汉廷累下征贤诏:汉朝多次下诏征召贤才。
- 未许严陵老钓矶:却未能允许严陵的老人去追寻自己的钓鱼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变化比作人生的无常,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如“眼前谁悟先天理,去后还知今日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树、云、寺庙等意象,构建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象为切入点,探讨了人生哲理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树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美丽。
- 僧人:象征着归隐与内心的宁静。
- 汉廷:象征着权力与现实的压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万木”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严陵老钓矶”暗示了什么?
- A. 对权力的追求
-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C. 对金钱的渴求
- D. 对名利的追逐
-
诗中“谁悟先天理”表明了什么?
- A. 人对真理的追求
- B. 人对财富的渴望
- C. 人对权力的向往
- D. 人对名声的追逐
答案
- C. 秋
-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A. 人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寄许浑秀才》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理想的追求,但《春望》更多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而《寄许浑秀才》则着重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