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
时间: 2025-01-14 00:49: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
作者: 王慎中 〔明代〕
芳草连天,登楼目不堪勾引。阴漠漠远山如近,欲明还隐。杨柳柔丝千万缕,染烟挼雨清无尽。看红英满树洗逾鲜,胭脂润。驰驱骤,流光胜。柴门闭,谁问讯。感时兼伤病,朱颜潜损。本拟销忧凭骋望,番因望里增愁疢。曲阑閒倚遍寂无言,春应恨。
白话文翻译:
在这芳草连天的春日,我登上楼台,眼前的景象让我心乱如麻。远处的山色阴沉,近乎模糊,欲明又似隐去。杨柳的柔丝如千万缕,轻轻拂动,雨水与烟雾交融,似乎没有尽头。看那树上满开红花,洗尽铅华,更显鲜艳,如同胭脂一般润泽。飞驰而过的流光胜过一切,柴门紧闭,谁来问候我呢?感慨时光流逝又因病痛而心伤,容颜逐渐消逝。我原本想借此景消愁,但却因遥望而增添了忧郁。倚靠在曲阑上,四周寂静无声,春天的景色让我倍感惆怅。
注释:
- 勾引:此处指引人注目的意思,形容景色美好使人心动。
- 阴漠漠:形容远山的颜色昏暗而朦胧。
- 柔丝:指的是杨柳的细长枝条,形容其柔美。
- 胭脂润:形容红花如胭脂般艳丽滋润。
- 驰驱骤: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 朱颜:指年轻的容颜。
- 销忧:消除忧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所表达的对春日景色的感慨与情绪,反映了士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慎中,明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风格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日的细雨之中,诗人登楼远眺,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情感在美与痛苦之间徘徊。
诗歌鉴赏:
《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是王慎中的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致,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忧伤。诗的开头以“芳草连天”引入,营造出一种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但随即转入对景象的深刻思索,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这种对比使得整个诗歌在描写和情感上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将春天的美丽与个人的忧愁结合在一起,杨柳、远山、红花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澜。特别是“曲阑閒倚遍寂无言”一句,展现了诗人在美景中感到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阴漠漠”采用了形象的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景物的细致刻画,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春日恨意,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芳草连天,登楼目不堪勾引。”:春草茵茵,登高远望,眼前的美景令我难以自持。
- “阴漠漠远山如近,欲明还隐。”:远方的山色阴暗朦胧,似近似远,令人迷惘。
- “杨柳柔丝千万缕,染烟挼雨清无尽。”:无尽的雨烟中,杨柳的柔丝轻轻飘舞,仿佛在摇曳。
- “看红英满树洗逾鲜,胭脂润。”:满树的红花在雨中洗涤,更显得鲜艳如胭脂。
- “驰驱骤,流光胜。”:光阴飞逝,令人感慨。
- “柴门闭,谁问讯。”:柴门紧闭,没人来问我。
- “感时兼伤病,朱颜潜损。”:因时光流逝与病痛的折磨,容颜渐渐衰减。
- “本拟销忧凭骋望,番因望里增愁疢。”:原本想借景消愁,反而因遥望而愈发忧愁。
- “曲阑閒倚遍寂无言,春应恨。”:倚靠在栏杆上,四周寂静无言,春天的美景让我感到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花比作胭脂,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远山和杨柳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工整,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对美好景色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芳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远山:代表着人生的遥远与不可捉摸。
- 杨柳:象征柔美与脆弱,表现出春天的柔情。
- 红花:代表美好与短暂,体现出诗人对美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
A) 王维
B) 王慎中
C) 杜甫
D) 李白 -
诗中提到“阴漠漠”的远山,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美丽
B) 迷惘
C) 快乐
D) 愤怒 -
“曲阑閒倚遍寂无言”中的“曲阑”指的是什么?
A) 栏杆
B) 银杏
C) 竹林
D) 窗户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王慎中与辛弃疾的作品都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王慎中的诗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而辛弃疾则常常结合历史与壮志,表达更为豪情。两者都在描绘春天的美丽中,展现出各自的情感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名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