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陪陈应奉诸公宴马氏西园 袁凯 〔明代〕
画楼临晓日,青盖度行云。 歌吹三春好,宾朋四海闻。 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 曲误谁能顾,周郎思不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朝阳下,画楼显得格外耀眼,青色的车盖在行云中穿梭。 春天的歌声和吹奏声美妙无比,宾客们的名声传遍四海。 柳絮轻飘,仿佛嫉妒飞燕的轻盈,花朵艳丽,似乎妒忌绿珠裙的华美。 即使曲调有误,谁能注意到呢?周郎的思绪与众不同。
注释:
字词注释:
-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青盖:古代贵族所乘车辆的青色车盖。
- 歌吹:歌声和吹奏声。
- 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
- 絮:柳絮。
- 飞燕:比喻轻盈的女子。
- 绿珠裙:华美的绿色裙子。
- 曲误:曲调中的错误。
- 周郎:指周瑜,三国时期的名将,此处用以比喻才智出众的人。
典故解析:
- 周郎思不群:引用周瑜的典故,周瑜在三国时期以才智著称,此处用来形容诗中人物的非凡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此诗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宾客的风采,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场景。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次文人雅集时所作,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宾客的风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才智之士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和宾客的风采,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场景。诗中“画楼临晓日,青盖度行云”描绘了宴会的华丽场景,而“歌吹三春好,宾朋四海闻”则表达了宴会的热闹和宾客的名声。后两句通过“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和“曲误谁能顾,周郎思不群”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才智之士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楼临晓日,青盖度行云”:描绘了宴会的华丽场景,画楼在朝阳下显得格外耀眼,青色的车盖在行云中穿梭,形象生动。
- “歌吹三春好,宾朋四海闻”:表达了宴会的热闹和宾客的名声,春天的歌声和吹奏声美妙无比,宾客们的名声传遍四海。
- “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通过拟人手法,描绘了柳絮和花朵的嫉妒之情,形象生动。
- “曲误谁能顾,周郎思不群”:表达了即使曲调有误,也无人注意,而周郎的思绪与众不同,展现了才智之士的非凡思绪。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中的柳絮和花朵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 比喻:如“周郎思不群”中用周瑜比喻才智出众的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和宾客的风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才智之士的赞赏,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象征宴会的华丽场景。
- 青盖:古代贵族所乘车辆的青色车盖,象征宾客的高贵身份。
- 歌吹:歌声和吹奏声,象征宴会的热闹氛围。
- 絮:柳絮,象征春天的轻盈和飘逸。
- 花:花朵,象征美丽和华贵。
- 周郎:周瑜,象征才智和非凡思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画楼临晓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宴会的华丽场景 B. 宾客的高贵身份 C. 春天的轻盈和飘逸 D. 美丽和华贵
-
“周郎思不群”中的“周郎”指的是谁? A. 周瑜 B. 周公 C. 周文王 D. 周武王
-
诗中“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宋·赵佶):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杏花的美丽,与本诗有相似的宴会场景。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通过长江的滚滚东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本诗的宴会场景形成对比。
诗词对比:
-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宋·赵佶)与本诗:两者都描绘了宴会的盛况,但前者更注重描绘杏花的美丽,后者则更注重描绘宾客的风采。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与本诗:前者通过长江的滚滚东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后者则通过宴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明代诗人的诗作,可以了解明代诗歌的整体风貌。
- 《袁凯诗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