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马氏东园 袁凯 〔明代〕
乌衣东苑内,春色正芳菲。 上客调诗律,佳人试舞衣。 夭桃连雨发,鹦鹉入帘飞。 况是多春酒,厌厌夜不归。
白话文翻译:
在乌衣东园内,春色正盛,花朵繁茂。 尊贵的客人调整诗律,美丽的女子试穿舞衣。 娇艳的桃花在雨中盛开,鹦鹉飞入帘内。 何况还有许多春酒,让人陶醉,夜晚不愿归去。
注释:
- 乌衣:指贵族或高官的服饰,此处代指贵族或高官的居所。
- 东苑:东边的花园,指贵族的园林。
- 芳菲:形容花草繁茂,香气四溢。
- 上客:尊贵的客人。
- 调诗律:调整诗歌的格律,指创作诗歌。
- 佳人:美丽的女子。
- 试舞衣:试穿准备跳舞的服装。
- 夭桃:娇艳的桃花。
- 连雨发:在雨中盛开。
- 鹦鹉:一种会模仿人说话的鸟。
- 入帘飞:飞入帘内。
- 多春酒:指多种春酒,春天的酒。
- 厌厌:形容陶醉、沉迷的样子。
- 夜不归:夜晚不愿回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贵族园林中的景象,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春色的美丽和宴会的欢乐气氛。诗中“乌衣东苑”暗示了这是一个贵族的聚会,而“春色正芳菲”则直接点明了时节和环境的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贵族园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色的美丽和宴会的欢乐气氛。诗中“乌衣东苑”和“春色正芳菲”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奢华的场景。上客调诗律,佳人试舞衣,展现了宴会上的文化氛围和女性的优雅。夭桃连雨发,鹦鹉入帘飞,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生动和活泼。最后两句“况是多春酒,厌厌夜不归”表达了宴会的欢乐和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乌衣东苑内,春色正芳菲。
- 这句诗描绘了贵族园林的春日景象,乌衣暗示了贵族的身份,春色正芳菲则直接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上客调诗律,佳人试舞衣。
- 这句诗通过上客调诗律和佳人试舞衣的描绘,展现了宴会上的文化氛围和女性的优雅。
-
夭桃连雨发,鹦鹉入帘飞。
- 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生动和活泼。夭桃连雨发描绘了桃花在雨中盛开的景象,鹦鹉入帘飞则增添了动态的美感。
-
况是多春酒,厌厌夜不归。
- 这句诗表达了宴会的欢乐和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留恋。多春酒增添了宴会的欢乐气氛,厌厌夜不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沉迷和不愿离去。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夭桃连雨发”中的“连雨发”,赋予桃花以人的行为,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如“上客调诗律,佳人试舞衣”中的“上客”与“佳人”,“调诗律”与“试舞衣”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春日贵族园林的美丽和宴会的欢乐气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意象分析:
- 乌衣:象征贵族的身份和地位。
- 东苑:象征贵族的园林和奢华的生活环境。
- 春色:象征生机和美丽。
- 上客:象征尊贵和文化的氛围。
- 佳人:象征美丽和优雅。
- 夭桃:象征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鹦鹉:象征动态的美感和生活的欢乐。
- 春酒:象征宴会的欢乐和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乌衣东苑”指的是什么? A. 贵族的服饰 B. 贵族的居所 C. 贵族的园林 D. 贵族的宴会
-
诗中“夭桃连雨发”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桃花在雨中凋谢 B. 桃花在雨中盛开 C. 桃花在雨中摇曳 D. 桃花在雨中飘落
-
诗中“厌厌夜不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宴会的厌倦 B. 对宴会的留恋 C. 对宴会的恐惧 D. 对宴会的无奈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王维的《鸟鸣涧》:描绘了山涧中的鸟鸣,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袁凯的《饮马氏东园》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但袁凯的诗更注重对贵族生活的赞美,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明代诗人的作品,可以了解明代诗歌的整体风貌。
- 《袁凯诗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