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身穷若不须忧,
未有毫分慰此州。
但得田间无叹息,
何须地上见钱流。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个老头子虽然贫穷,但没必要忧虑;
在这地方并没有什么能够安慰我的。
只要田间没有叹息的声音,
何必在地上看到钱财的流动呢?
注释
- 老身:指年老的身体,表示自己已年迈。
- 穷:贫穷,经济拮据。
- 毫分:一点点,微小的意思。
- 慰:安慰,抚慰。
- 州:这里指的是所处的地方或环境。
- 叹息:表示对生活的不满或无奈的声音。
- 见钱流:看见金钱的流动,暗指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文人中广泛流传,反映了士人的道德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梅溪,晚号石湖居士,江苏常熟人。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写成的,作者在雨中感受到自然的滋润,心中萌生了对生活的思考。他通过对自身贫穷的自省,反映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更加珍视内心的安宁与田园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财富与内心安宁之间关系的思考。开头两句“老身穷若不须忧,未有毫分慰此州”引出作者的自我认知,尽管年老且贫穷,但他并不觉得忧愁,反而在心中将财富的追求视为无用。这种“无忧”的态度实际上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超越,表现了诗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的深刻理解。
随后两句“但得田间无叹息,何须地上见钱流”则说明了作者的理想生活状态。他希望在田间劳动的生活中能够没有叹息的声音,暗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烦恼的厌倦。这里的“田间”不仅是指物理的田地,更是象征着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宁静。诗的最后一句“何须地上见钱流”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金钱的无所谓,显示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贫穷的自省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财富淡泊的情怀和对内心安宁的渴望,展现了宋代士人追求精神世界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身穷若不须忧:自称年老且贫穷,表达了对生活状态的接受。
- 未有毫分慰此州:在此地没有任何能安慰自己的事物,暗示生活的压抑感。
- 但得田间无叹息:只希望在田间的劳动中没有人叹息,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何须地上见钱流:不需要看到金钱的流动,强调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漠。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穷”与“忧”,“叹息”与“见钱流”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反语:通过“不须忧”来反衬内心的无奈与孤独,表现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物质财富的淡泊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索。
意象分析
- 老身:代表着年老的生命状态,带有无奈与淡泊的情感。
- 田间:象征着自然与简单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向往的状态。
- 叹息:表达了对生活不满的情绪,反映出人世的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范成大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田间”主要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自然生活
- C. 繁华市井
- D. 战争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金钱的追求
- B. 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 C. 对名利的向往
- D.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范成大的《次韵汪仲嘉尚书喜雨》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均表达了士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陆游的作品更加强调了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忧虑,而范成大则更倾向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这样的对比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宋代文学中士人心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