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小金山》

时间: 2025-01-01 13:48:48

寻幽直上妙高台,云锁禅堂昼不开。

古径有松栖老鹤,断碑无字翳苍苔。

水拖秋色连天去,风捲潮声动地来。

我亦九霄云外客,隔花啼鸟莫相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小金山
涂麟 〔明代〕

寻幽直上妙高台,
云锁禅堂昼不开。
古径有松栖老鹤,
断碑无字翳苍苔。
水拖秋色连天去,
风捲潮声动地来。
我亦九霄云外客,
隔花啼鸟莫相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小金山的所见所感。他一路寻幽直登高台,山中云雾缭绕,禅堂在白昼中显得神秘而闭塞。古老的小路旁,有松树栖息着年迈的鹤,断碑上没有字迹,被苍苔覆盖。水面反射着秋天的色彩,延绵至天际,风卷起潮声,震动着大地。我也是九霄云外的旅客,面对花间啼鸣的鸟儿,恰似不愿被催促。


注释:

字词注释:

  •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 妙高台:指高而美的台地。
  • 禅堂:用于禅修的房舍。
  • 古径:古老的小路。
  • 栖老鹤:栖息的老鹤,表明环境清幽。
  • 断碑:已断裂的碑石。
  • :遮蔽。
  • 苍苔:青苔,长满苔藓的石头。
  • 水拖秋色:水面反射出秋天的色彩。
  • 风捲潮声:风卷起的潮水声。
  • 九霄云外:形容高远的地方,指远离尘世。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古典典故,但“老鹤”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安宁,而“九霄云外”则表达了诗人心境的超然和对尘世的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涂麟,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脱俗,多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登小金山》写于诗人登高望远、寄情于山水的时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淡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寻幽直上妙高台”,便透露出诗人对山水的向往与探索,接下来的描写中,云雾缭绕的禅堂映衬出一种神秘的气息,似乎在暗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而“古径有松栖老鹤”则通过静谧的环境与古老的生物,传达出一种和谐与安宁的氛围。这种细腻的自然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也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水拖秋色连天去,风捲潮声动地来”两句,展现了水面与天空相接的壮美景象,风声与潮声的交织,似乎在阐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我亦九霄云外客,隔花啼鸟莫相催”则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面对世俗的喧嚣,他选择静谧与宁静,犹如在高空中俯视尘世,心境悠然。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寻幽直上妙高台:诗人踏上寻幽探秘的旅程,直登高台,展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2. 云锁禅堂昼不开:云雾缭绕,禅堂在阳光下显得沉静,暗示世外桃源的感觉。
  3. 古径有松栖老鹤:小路上古松下栖息的老鹤,象征着长寿与和谐。
  4. 断碑无字翳苍苔:断裂的碑石上无字,青苔覆盖,传达着岁月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5. 水拖秋色连天去:水面反射秋色,延伸至天际,展现自然的广阔。
  6. 风捲潮声动地来:风卷起潮声,动感十足,展现自然的力量。
  7. 我亦九霄云外客:诗人自比高远之客,表达对世俗的超然。
  8. 隔花啼鸟莫相催:面对鸟鸣花香,诗人宁愿独处,不愿被打扰,体现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九霄云外”,比喻诗人超然的心境。
  • 拟人:如“风捲潮声”,给自然元素赋予了人类的动作。
  • 对仗:如“水拖秋色连天去,风捲潮声动地来”,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人们在喧嚣中寻找安宁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台:象征高远的志向与理想。
  • :代表神秘、超脱。
  • 松鹤:象征长寿与闲适。
  • 秋色:传达时光流逝与宁静的心态。
  • 潮声:体现自然的动态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寻幽直上妙高台”意指什么? A. 寻找幽静的地方
    B. 直登高台
    C. 两者皆是

  2. “水拖秋色连天去”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水面静止
    B. 水面与天空相连,色彩绚丽
    C. 水面波涛汹涌

  3. 诗人如何看待世俗的喧嚣? A. 热衷于追求
    B. 超然物外
    C. 随波逐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同样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壮阔,但更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豪情。而涂麟的《登小金山》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涂麟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 《诗词与自然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