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赠供奉僧次融
原文展示:
会解如来意,僧家独有君。
开经对天子,骑马过声闻。
本寺远于日,新诗高似云。
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僧人的赞美,认为他能够理解佛教的深意,且在僧侣中显得独特。此人曾在朝廷面前诵经,骑马经过众多声音的传唱。所在的寺庙远离喧嚣,诗歌的境界高远如云。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吟咏一句诗,所感受到的清凉胜过秋分时节的凉意。
注释:
- 如来:佛教用语,指释迦牟尼佛,象征智慧与真理。
- 僧家:指僧侣的家庭或群体。
- 开经:讲解佛经。
- 声闻:指听闻佛法的信徒。
- 本寺:指作者所指的寺庙。
- 热时:指夏天炎热时。
- 秋分:秋天的一个节气,象征清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合是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宗教和人生哲理,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姚合的诗在当时有着较高的评价,尤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兴盛时期,许多僧侣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诗人通过歌颂供奉僧次融,表达了对佛教文化与僧侣智慧的敬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重视和文化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咏僧之作,更是对佛教智慧的赞美。开头两句通过“如来意”与“僧家独有君”的对比,揭示了次融在众多僧侣中的独特地位,强调了他对佛教深意的理解。第三句“开经对天子”显示了他在重要场合中的发言权,表明了僧侣在当时社会中的高地位。骑马的意象则暗示了他在众人中的风采与影响力。
接下来的“本寺远于日”引入了空间感,表现出寺庙的宁静与清幽,与其后“新诗高似云”形成对比,意指其诗作的高远与清新,暗示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与成就。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炎热与清凉,表达了诗人在吟咏时所感受到的超然与宁静,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感受,更是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僧侣的智慧与诗人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会解如来意:指对佛教真理的理解,表达了次融的智慧。
- 僧家独有君:强调次融在僧侣中独特的地位。
- 开经对天子:次融有能力在朝廷面前讲解佛经,显示出他的权威。
- 骑马过声闻:暗示他在社会中受人尊敬,骑马象征地位与风采。
- 本寺远于日:寺庙远离尘世的喧嚣,表现出其宁静的环境。
- 新诗高似云:表明他的诗歌风格高远,似乎与云彩齐名。
- 热时吟一句: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吟咏,仍感清凉。
- 凉冷胜秋分:表达这种感受超越了秋天的凉意。
修辞手法:
- 比喻:“新诗高似云”将诗歌的高远与云朵相提并论,突出其境界。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次融的赞美,表达了对宗教智慧的推崇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化的深厚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如来:象征智慧与真理,佛教的核心。
- 骑马:代表地位与影响力,展示出次融的非凡。
- 云:象征高远与清新,代表理想与追求。
- 秋分:象征清凉,暗示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如来”指代什么?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释迦牟尼佛
- C. 一种哲学思想
- D. 一种文学形式
-
“骑马过声闻”中的“声闻”指的是什么?
- A. 听众
- B. 一种乐器
- C. 僧侣
- D. 文学作品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赠供奉僧次融》: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通过描绘僧侣的智慧传达对宗教的尊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姚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