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其二》
时间: 2025-01-01 17:50: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遣悲怀三首·其二
作者: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
今朝都到眼前来。
身后意一作身后事,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白话文翻译
过去我曾戏言,身后留下的事情,
今天这些话都变成了现实。
关于身后事的衣裳早已穿上,
虽然针线还在,却不忍心拆开。
我还想起旧时的情感,怜惜那些仆人,
也曾在梦中见到他们,送来财物。
我深知这种恨意人人都有,
贫贱夫妻,百事皆是忧愁。
注释
- 身后意:指的是对自己身后事务的考虑或担忧。
- 衣裳已施行:指衣服已经穿上,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和承受。
- 针线犹存未忍开:虽然还留着针线,但不忍心去揭开过去的伤痛。
- 怜婢仆:对仆人的怜惜,反映出作者的情感深厚。
- 贫贱夫妻百事哀:指的是贫穷的夫妻生活中的种种苦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字仲舒,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他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而闻名。元稹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遣悲怀》是元稹在失去妻子后所作,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哀伤,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深沉的悲伤与无奈。开篇的“昔日戏言身后意”,引入了对过去的轻松调侃,却在后续中转化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今朝都到眼前来”,暗示着时间的残酷,曾经的玩笑如今却成为了惆怅的现实。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这一句将物质与情感结合,反映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与不舍。情感的羁绊不仅在于逝去的人,还在于那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细节,仿佛每一针每一线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对仆人的怜惜,展现了作者的仁慈与宽厚,仆人虽然是身边的人,但也在生活的重压下显得无奈而可怜。“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最后将个人情感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揭示了在贫困与困境中,夫妻之间的苦楚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日戏言身后意:回忆过去轻松的谈话,显示出对未来的无忧无虑。
- 今朝都到眼前来:现实的到来让人无从逃避,内心的矛盾显现。
- 衣裳已施行看尽:生活的琐碎展现了对过去的无奈与怀念。
- 针线犹存未忍开:即便有机会面对过去,依然感到痛苦与不舍。
- 尚想旧情怜婢仆:对身边人的关心,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人情味。
- 也曾因梦送钱财: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落差形成对比。
- 诚知此恨人人有:普遍的情感共鸣,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哀。
- 贫贱夫妻百事哀:强调社会底层夫妻生活中的艰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化。
- 象征:衣裳象征着过去的记忆与情感,针线则象征着未解的心结。
- 拟人:仆人和梦境被赋予情感,使得诗歌情感更为丰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的悲伤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人情、生活的艰辛与情感的共鸣,最终引发对普遍人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裳:象征着过往的回忆与情感的负担。
- 针线:代表未解的心结与对过去的留恋。
- 仆人: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存关系。
- 梦境: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今朝都到眼前来”意指: A. 过去的玩笑
B. 现实的到来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生活的满意 -
“贫贱夫妻百事哀”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愤怒
C. 悲伤
D. 无奈 -
诗中提到的“衣裳”主要象征: A. 生活的富裕
B. 过往的记忆
C. 未来的希望
D. 个人的选择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长恨歌》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元稹与白居易的诗歌都反映了对人情的深刻理解与社会现实的关注。元稹的《遣悲怀》以悲伤为主调,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则融合了爱情与悲剧,有着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