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帝诗》
时间: 2025-01-19 20:09: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妙善有兼姿,群才成大厦。
奕奕工辞赋,翩翩富文雅。
丽藻若龙雕,洪才类河泻。
案牍时多暇,优游阅典坟。
儒墨自玄解,文史更区分。
平台礼申穆,兔苑接卿云。
轩盖荫驰道,珠履忽成群。
德音高下被,英声远近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歌赞美了才华横溢的人们,他们的才能如同大厦般巍峨。写作的技艺精湛,文采飞扬,犹如龙雕般的华美,才华横溢如奔流的河水。工作之余,作者沉浸在经典文献中,悠闲地阅读古今典籍。儒家和墨家的思想交融,文学与历史更加分明。在高台上,礼仪显得庄重,兔苑如同接待云彩般清新。车盖遮荫,马车在道路上飞驰,珠履的声音此起彼伏。德音如同光辉普照四方,英俊的人声远近皆闻。
注释:
- 妙善:指出众的才华与美德。
- 兼姿:兼具多种才能与姿态。
- 奕奕:形容光辉灿烂或气宇轩昂。
- 工辞赋:指写作技艺高超,赋诗填词。
- 丽藻:美丽的词藻。
- 洪才:才能横溢。
- 河泻:形容才华如河水奔流而出。
- 案牍:文书、文案。
- 优游:悠闲自得。
- 儒墨:儒家与墨家,代表两种思想流派。
- 平台:高台、平台,用于礼仪。
- 兔苑:形容美丽的庭院。
- 德音:品德与声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琛,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以雅致、华丽的文风著称,常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北朝时期,正是文人们追求文采与才华的年代。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才华横溢的文人群体,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化与学术的重视。
诗歌鉴赏:
《和元帝诗》是一首颂扬文人风采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才华和文雅的赞美,展现了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文学的热爱。
首联“妙善有兼姿,群才成大厦”直接点出诗人对文才的赞美,形象地比喻出群英荟萃的文化氛围。接下来的“奕奕工辞赋,翩翩富文雅”则描绘了文人的风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人气质的崇敬。
中间部分提到“案牍时多暇,优游阅典坟”,展现了文人们在忙碌之余,仍能保持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经典的研读。这种对文化的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最后几句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描绘了美丽的景象和德音的传播。通过“德音高下被,英声远近闻”,突显出文化的广泛影响力,表现了文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在表现文人风采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文化风气的思考,体现出萧琛对时代的关注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妙善有兼姿:才华出众,兼具多种才能。
- 群才成大厦:许多才俊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文化的大厦。
- 奕奕工辞赋:技艺光彩夺目,诗文写作技艺高超。
- 翩翩富文雅:形态优雅,文采丰富而华美。
- 丽藻若龙雕:美丽的词句如同龙的雕刻,精致而华丽。
- 洪才类河泻:才能奔流不息,如同大河奔涌而出。
- 案牍时多暇:在文书工作之余有很多空闲时间。
- 优游阅典坟:悠闲自得地阅读经典与古籍。
- 儒墨自玄解: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各有深远理解。
- 文史更区分:文学与历史更加分明。
- 平台礼申穆:高台之上,礼仪显得庄重。
- 兔苑接卿云:美丽的庭院如同接待着飞舞的云彩。
- 轩盖荫驰道:车盖遮阴,马车在道上飞驰。
- 珠履忽成群:珠履的声音此起彼伏,形象生动。
- 德音高下被:品德与声望广为传播。
- 英声远近闻:英俊的声音远近皆闻,影响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才华比作“河泻”,形象生动。
- 对仗:如“奕奕工辞赋,翩翩富文雅”展现了工整的对仗工整。
- 排比:在描述文人的气质与才华时,采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文人风采与文化氛围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与知识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传承与品德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厦:象征文化的高峰,代表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 龙雕:象征华丽的文采与高超的技艺。
- 河泻:代表才华的奔放与不息。
- 典坟:象征智慧的源泉,古典文化的积累。
- 兔苑:代表美好的环境与氛围,体现文化的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妙善有兼姿”意指什么? a) 只是一种美德
b) 兼具多种才能与姿态
c) 代表一种孤独 -
“奕奕工辞赋”中的“工”指的是? a) 工匠
b) 技艺高超
c) 工资 -
诗中提到的“兔苑”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美丽的庭院
c) 一种动物
答案:
- b) 兼具多种才能与姿态
- b) 技艺高超
- b) 美丽的庭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之作,具有相似的豪情与气势。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丰富的意象与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和元帝诗》:两者都描绘了文化与自然的美,但《登高》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和元帝诗》则侧重于对文人群体的赞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南北朝文学研究》
- 《诗词基础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