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时间: 2025-01-04 07:51:06

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输都胜别时圆。

风传漏报天将晓,惆怅婵娟又隔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杳杳长空敛雾烟,
冰输都胜别时圆。
风传漏报天将晓,
惆怅婵娟又隔年。

白话文翻译:

在那遥远的天空中,雾霭渐渐散去;
今夜的明月比往常更加圆润。
微风传来消息,天即将要亮了;
我惆怅地望着明月,又是一年过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杳杳:遥远、深远的样子。
  • 长空:广阔的天空。
  • :收敛、聚集。
  • 冰输:冰清玉洁的意思,比喻月亮的清澈。
  • 漏报:漏夜报晓,传递时间即将到来的信息。
  • 惆怅:感到伤感、忧愁。
  • 婵娟:指明月,常与美好、清丽的形象相连。

典故解析: 月亮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思念、团圆与孤独。中秋节是传统的团圆节,诗人以月亮为媒介,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约1155),字梦白,号千山,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中秋月》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家人团圆的时刻,诗人虽然身处异地,却因月亮而生出对亲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朱淑真的《中秋月》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中秋夜的明月景象。诗的开头“杳杳长空敛雾烟”描绘了一个清澈明亮的夜空,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仿佛一切的烦恼都被雾霭所掩盖。紧接着“冰输都胜别时圆”,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这一轮明月的特别,似乎在说今夜的明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圆润,更加动人。

第三句“风传漏报天将晓”是一种细腻的描写,风声轻轻传来,似乎在提醒诗人天快要亮了,这种转瞬即逝的时刻更增加了诗中的惆怅感。最后一句“惆怅婵娟又隔年”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明月虽美,却无法填补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这种感情的交织,使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月亮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活、时间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杳杳长空敛雾烟:描绘了遥远的天空,雾霭渐渐消散,象征着清晰的思绪和内心的宁静。
  2. 冰输都胜别时圆:今夜的月亮比以往更为圆满,象征着美好与团圆的期盼。
  3. 风传漏报天将晓:微风传来,似乎在提醒诗人天即将亮起,暗示时间的流逝。
  4. 惆怅婵娟又隔年:表达诗人对明月的惆怅之情,象征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岁月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婵娟”,意在突出其美丽和洁净。
  • 拟人:风“传漏报”,赋予风以人的特性,增加了情感的细腻度。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平衡和对称,使诗句更加和谐美妙。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孤独展开,表现了在中秋佳节,许多人对家人和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无奈和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尤其在中秋节时更显得重要。
  • :传递信息的媒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寄托。
  • 长空雾烟:对比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思念与孤独
    C. 爱情故事
    答案:B

  2. “冰输都胜别时圆”中的“冰输”指的是什么? A. 冰雪覆盖的山
    B. 清澈的月光
    C. 冰冷的天气
    答案:B

  3. 诗中提到“惆怅”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与思念
    C. 生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思乡之情。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之夜,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朱淑真《中秋月》与李白《静夜思》:两者皆以月亮为媒介,朱淑真的作品更加细腻,注重情感的抒发;而李白的作品则更为豪放,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