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夜
朱淑真 〔宋代〕
半檐斜月人归后,一枕清风梦破时。
无奈梨花春寂寂,杜鹃声里只颦眉。
白话文翻译:
在斜挂的月光下,人们归去后,微风轻拂,梦境被打破。无奈梨花在春夜显得如此寂寞,只有杜鹃的啼声让我愁眉不展。
注释:
字词注释:
- 半檐:指房檐的一侧,形容月光斜照。
- 斜月:月亮倾斜着挂在天空。
- 一枕:指一枕头,形容人在梦中。
- 清风:清凉的风,给人舒适感。
- 梦破时:梦境被打破的时刻。
- 无奈:表示无可奈何。
- 梨花:梨树的花,象征春天的美丽。
- 春寂寂:春天显得寂静。
- 杜鹃:一种鸟,因其啼叫声而著名,常用来表达哀愁。
- 颦眉:皱眉,表示忧愁或不满。
典故解析:
- 杜鹃:在古代诗词中,杜鹃常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
- 梨花:象征着美好、短暂的春天,常常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生于宋代,是女诗人中颇具才华的一位。她的诗风清丽婉约,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她的作品多以女性的视角展示生活,情感细腻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春夜》写于春夜时分,反映了诗人在春天夜晚的思绪与孤独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的情感。
诗歌鉴赏:
《春夜》是朱淑真对春天夜晚的一种细腻描绘,通过月光、清风、梨花和杜鹃声的交织,展现了春夜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孤寂。首句“半檐斜月人归后”,以“斜月”作为引子,描绘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暗示夜幕降临,万物归寂。接着“一枕清风梦破时”,通过梦的破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不安。
后两句“无奈梨花春寂寂,杜鹃声里只颦眉”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色彩。梨花的寂静与杜鹃的啼声形成强烈的对比,梨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而杜鹃的啼鸣却带来愁苦,暗示着对美好时光流失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夜的孤独与思念,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檐斜月人归后:夜色渐深,月光斜照在半檐之下,暗示人们已归家,夜的寂静开始降临。
- 一枕清风梦破时:一阵清风轻拂,打破了梦境,体现了梦境与现实的交替,暗示内心的不安。
- 无奈梨花春寂寂:春天的梨花在夜色中显得孤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感受。
- 杜鹃声里只颦眉:杜鹃的啼声让人感到忧愁,无奈之下只能皱眉,进一步加强了情感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与清风比作一种轻柔的感受,体现了内心的细腻。
- 拟人:将梨花赋予了沉寂的情感,使其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
- 对仗:首句与后句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与个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清风:象征宁静与舒适。
- 梨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杜鹃:象征离愁与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半檐斜月”主要描述了什么样的情景?
A. 人归后夜色渐浓
B. 月光明亮如昼
C. 春花盛开
D. 鸟语花香 -
诗中提到的“梨花”在这里象征着什么?
A. 美好与短暂
B. 哀愁与孤独
C. 生命的希望
D. 春天的繁华 -
“杜鹃声里只颦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与满足
B. 忧愁与无奈
C. 平静与安宁
D. 思念与期待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朱淑真的《春夜》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展现了女性独特的细腻情感,但朱淑真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常通过记忆与情感的交织,表现对过往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朱淑真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