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时间: 2025-01-01 17:59:44意思解释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原文展示: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白话文翻译:
试问琵琶,胡沙外的风景如何?最苦的是一朵姚黄花,根却移到了仙阙之中。王母在欢宴结束后,仙人泪水满溢在金盘旁。听着行宫里半夜的雨声,铃声一声声止息。彩云散去,香气也消逝。铜驼的恨,怎能诉说!想起那些豪杰,嚼穿了自己的牙肉。回首昭阳宫,夕阳西下,令人伤心的铜雀楼迎来了秋月。算了,我这女子不愿意像天家那样,金瓯也缺了。
注释:
- 琵琶: 古代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
- 姚黄: 一种花,常用以象征美好但脆弱的事物。
- 王母: 指西王母,传说中的女神,象征长生不老和仙界的生活。
- 金盘: 仙人饮宴时用的器具,象征美好的生活和祝福。
- 铜驼: 铜驼是古代的象征,常与豪杰之情相关。
典故解析:
- 王母欢阑: 典出《山海经》,王母是道教的女神,典中提到其宴会的场景,寓意丰富的神话和仙境。
- 昭阳宫: 传说中的宫殿,象征繁华与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抗元而著称。他的诗作充满了爱国情怀与悲壮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情感的感慨,尤其是女性的无奈和追求的美好。
诗歌鉴赏: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情感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词以琵琶开篇,巧妙地引入音乐这一元素,暗示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接着,诗人通过“姚黄一朵”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脆弱性的感慨,这种脆弱与国家命运的艰辛形成对比。
王母的欢宴象征着人间欢乐,但随之而来的仙人泪水又将欢乐化为悲伤,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行宫的半夜雨声,似乎在倾诉着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铃声的停止更是暗示着一种心灵的沉寂。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忧伤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文天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情感的敏感。他的文字如同古琴的音色,悠扬而悲切,令人深思。最后一句“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朴素而深刻,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提出疑问,琵琶的声音在外界的风景中显得格外孤独。
- 最苦是姚黄一朵: 形象地表达了美好而脆弱的事物,暗示着个人的无奈。
-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由欢乐转向悲伤,显现出盛宴后的失落。
-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雨声与铃声交织,构成一种悲凉的氛围。
- 彩云散,香尘灭: 美好事物的消逝,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 铜驼恨,那堪说: 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无奈。
-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通过对比,强调豪杰的豪情与个人的苦涩。
- 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追忆往事,感叹时光流逝,营造出对美好回忆的惋惜。
-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姚黄”象征美而脆弱的事物;“铜驼”隐喻历史的沉重。
- 拟人: 赋予自然现象情感,如“仙人泪”。
- 对仗: 词句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国家、个人情感和历史的深入探讨,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 代表音乐与情感。
- 姚黄: 代表美好但易逝的事物。
- 王母: 代表美好理想与超脱。
- 铜驼: 代表历史的沉重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姚黄”象征什么?
- A. 美好而脆弱的事物
- B. 消逝的快乐
- C. 豪杰的情怀
- D. 仙人的泪水
-
文天祥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欢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 表达女性的柔情与哀愁,情感细腻。
- 杜甫《春望》: 关心国家命运,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文天祥传》